基于SSH组合框架的燃气计量分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文关键词:基于SSH组合框架的燃气计量分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应技术的支撑软件的迅速发展,快速更新,Web技术以及Internet/Intranet的发展,在IT领域里引发了重大的变革。现如今,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发展已经具备了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等诸多特点,这都给燃气计量分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而随着燃气事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国内外对燃气计量管理系统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很多燃气企业均依托计量管理系统架构模型-AMI建立了燃气计量管理系统,但总体来说,这些系统功能架构较为固化,扩展性较差,难以满足燃气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而根据具体燃气企业的实际需求,研究设计与实现完全适应企业的燃气计量管理系统,对燃气企业的计量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课题设计与实现的燃气计量分析管理系统,其应用的用户对象为燃气经营企业,目的在于解决其原有的燃气计量统计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具体主要存在如下几点问题与困难,首先,燃气计量分析业务的多种报表数据只能单机存储,无法实现数据的共享;其次,企业内部业务管理比较混乱,业务报表去向不一,存在数据重复;再次,业务信息的处理和传递的速度过慢,无法对燃气供应计划变更做出迅速灵敏的反应,多项业务工作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最后,对客户的用气量查询要求不能及时给予反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和开发一套完善的、高效的燃气计量分析管理系统已经刻不容缓。本文课题研究建立基于SSH(struts+spring+hibernate)的燃气信息化计量分析管理集成系统,SSH框架使系统各组成部分间耦合性大幅降低,扩展和维护性能得到最大增强,代码重用率也得到了提高。系统在功能上实现了燃气数据采集、企业表具维护管理、燃气计量分析、气量报表管理、数据图分析以及气量预警等多项功能,成功解决了企业原有工作模式中存在的数据单机存储,无法实时共享,业务报表数据纷繁复杂,去向不一,业务信息传递缓慢,工作费时费力等诸多问题。系统的实现,使各类燃气数据信息实现集中共享,对用户请求实现及时反馈,并让燃气公司领导可以实时掌握燃气经营状况,及时做出和调整运营决策,从而最终为燃气企业的快速发展,加强市场竞争,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扫清障碍。
【关键词】:计量分析管理 集中共享 动态管理 J2EE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P311.52
【目录】:
- 摘要5-6
- 英文摘要6-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0-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3 本文课题研究的目标13
- 1.4 项目所要研究的内容13-14
- 1.5 研究的特色及创新内容14-16
- 1.6 本文的组织安排16-17
-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概述17-20
- 2.1 Java语言概述17
- 2.2 SSH组合框架技术17-18
- 2.3 SQL Server 2005简述18-19
- 2.4 本章小结19-20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20-31
- 3.1 系统总体需求说明20-23
- 3.2 系统主要功能需求23-27
- 3.2.1 系统管理员功能用例需求24-25
- 3.2.2 数据维护人员功能用例需求25-26
- 3.2.3 燃气企业领导功能用例需求26-27
- 3.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27-30
- 3.3.1 系统性能需求27-28
- 3.3.2 运行环境需求28
- 3.3.3 数据管理需求28-29
- 3.3.4 网络安全需求29-30
- 3.4 本章小结30-31
- 第四章 系统设计31-49
- 4.1 系统设计原则31
- 4.2 系统架构设计31-34
- 4.3 系统拓扑结构设计34-35
- 4.4 系统建模35-44
- 4.4.1 静态建模36-38
- 4.4.2 动态建模38-44
- 4.5 数据库设计44-48
- 4.5.1 系统主要的实体属性图44-47
- 4.5.2 数据库表关系结构图47-48
- 4.6 本章小结48-49
- 第五章 系统实现49-69
- 5.1 系统开发环境49
- 5.2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实现49-68
- 5.2.1 系统登录模块实现49-51
- 5.2.2 系统维护管理模块实现51-54
- 5.2.3 数据录入模块实现54-56
- 5.2.4 企业及表具信息维护模块实现56-58
- 5.2.5 燃气计量分析模块实现58-61
- 5.2.6 气量报表管理模块实现61-64
- 5.2.7 数据图分析模块实现64-66
- 5.2.8 气量预警模块实现66-68
- 5.3 本章小结68-69
- 第六章 系统测试69-74
- 6.1 系统测试目标69
- 6.2 系统测试环境69
- 6.3 系统功能测试69-72
- 6.3.1 系统用户信息维护模块功能用例测试69-70
- 6.3.2 企业及表具信息维护模块功能用例测试70-71
- 6.3.3 气量预警模块功能用例测试71-72
- 6.4 系统性能测试72-73
- 6.5 测试结论73
- 6.6 本章小结73-74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74-76
- 7.1 总结74-75
- 7.2 展望75-76
- 致谢76-77
- 参考文献77-7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甜娜;蒋富伟;杜言;;基于多Agent的旅游电子商务系统的UML建模[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8期
2 蓝天;王倩;曾贤龙;;应用MVC的OA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8年15期
3 李明梅,李哲英;基于卫星通信监测系统的软件可靠性研究[J];电子质量;2004年07期
4 王柏璎;张志;蔚静婷;;面向对象的公路CAD关键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10期
5 王逊,潘舒;UML建模的实例应用研究[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6 杜贤明;刘明;;基于UML的合同授权管理系统建模[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8年12期
7 黄全舟;软件过程与统一软件开发过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31期
8 王辉华,王航宇,卢发兴,张密;基于面向对象的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数据库建模[J];计算机工程;2003年10期
9 孙彩英;;利用状态图实现通信帧自动解析[J];计算机与网络;2008年14期
10 赵柴厚;提高软件品质方法谈[J];管理信息系统;2001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金庆;数字化工厂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年
2 许跃敏;基于主题和主体框架的工程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贺华波;间接式干燥装备建模及面向对象软件开发[D];浙江大学;2002年
4 张山山;地理信息系统时空数据建模研究及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1年
5 曹江辉;面向敏捷制造的制造执行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6 王佳;基于领域工程和构件技术的林业GIS系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佳慧;基于面向对象的随机Petri网图形建模与分析工具的开发[D];郑州大学;2010年
2 高艳云;基于Web的职业院校教师考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张玮;自动气象站疑误数据快速处理反馈系统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渊;基于AJAX的网上图书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晓菊;基于J2EE的公安户口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任状;数字化车间远程监控关键技术及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过文仪;三维可视化平台的研究与开发[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8 朱俊华;反渗透海水淡化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钟艳雯;湖南省电力气象资料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虞超;反劫持作战模拟对抗训练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86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886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