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络与社会关系网络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产业集群理论:经济网络与社会关系网络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16卷第6期2003年12月
X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JournalofXi.anInstituteofFinanceandEconomics
Vol.16 No.6Dec.2003
产业集群理论:经济网络与社会关系网络的视角
吴向鹏
(宁波行政学院教务处,浙江宁波315010)
摘 要:在开放的全球化经济中,来自于区域的优势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产业集群的研究不仅仅是探讨企业的行为,而且是区域整体的研究;不光是限于区域内部的结网与创新,而且必须关注区域创新网络的内部延伸和开放性;其内容也不限于区域内产业网络或经济网络,区域内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网络,在促进知识的积累、流动和增值,以及信任的维持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关键词:产业集群;网络;社会关系;区域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817(2003)06-0015-04
美国管理学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所谓产业群或集群(Cluster),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Poter,1998)。由于产业集群现象的大量出现以及成功的发展实践,从而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焦点。国内外对于产业集群现象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经济学家往往希望通过外部经济、专业化分工、交易成本等理论或概念来解释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机制;社会学家则强调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以及本地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影响;地理学家则强调产业的柔性专业化基础上的空间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强调地理空间对产业的集聚和发展过程的影响。
尽管众多学者对产业集群发展的解释比较合理,有些结论令人信服。但这些学者人多是从单个区域入手而进行的个别分析。由于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区域间发展个性的差异,研究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不能寄希望于任何单一理论能够一劳永逸地解释所有的发展问题。应该从多种角度来分析。实际上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企业在集聚区域内与其他企业和组织进行产品交易或信息交换的过程会不断发生联系)))我们可以将这种联系环节称之为/网络0,它对于相互沟通显得非常关键和必要。而企业以及区域内教育和研究机构、公共机构等与创新相关的组织或行为主体利用结成的网络进行创新,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创新优势的获得至为关键。网络的联接,使得创新的技术和知识更容易通过网络进行扩散和转移。同时网络的扩展,有利
引 言
按照H)O理论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当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越来越频繁时,不同区域之间的产品贸易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按照这一观点推论,全球化势必侵蚀国家或地区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地区优势将会在国际贸易中逐渐丧失,区位替代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大。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生产活动的全球化并没有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均衡,区域发展呈现高度不均衡的状态,区域内主体之间的贸易与非贸易相互依赖超越了地方自然禀赋而成为决定区域产业活力的关键(Krugman,1991)。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往往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结合中国的发展实践来看,由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客观上加快了生产要素在空间的流动与有效配置,也促进了国内各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迅速出现了一些经济快速增长、对外开放程度高、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区域,如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三角洲地区以及京津唐地区等区域分别涌现的一些专业化产业的集聚区。这些区域的经济迅速发展,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良好基础。但与发达国家的一些区域相比,国内的产业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如这些区域内仍面临着企业的技术创和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压力,区域内成长起来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能力较弱,区域内产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还不完善等。所以,结合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如何揭示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趋势,从而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新的对策和建议,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
X
收稿日期:2003-05-23
作者简介:吴向鹏(1974-),男,浙江永嘉人,宁波行政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讲师,硕士。
本文关键词:产业集群理论:经济网络与社会关系网络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0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00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