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不确定性、知识创新与企业的性质——对科斯“企业的性质”理论逻辑的再审视

发布时间:2017-10-11 09:17

  本文关键词:不确定性、知识创新与企业的性质——对科斯“企业的性质”理论逻辑的再审视


  更多相关文章: 不确定性 知识创新 科斯企业理论 奈特企业理论 企业的本质 交易成本 知识共享


【摘要】:根据科斯主张的从不确定性出发探讨企业本质的思路,对不确定性作出了新的三类别区分,并重新审视了科斯企业理论在该三类不确定性下的逻辑。研究显示,在第一、二类不确定性即奈特区分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下,科斯企业理论存有逻辑漏洞,而在对未来完全无知的第三类不确定性下,行为人为实现知识创新能力的动态最大化而选择在亚经济体规模上共享知识时,也将导致企业组织形态的出现。逻辑分析还表明,后一种非交易成本逻辑的企业理论较科斯的企业理论更具根本性。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不确定性 知识创新 科斯企业理论 奈特企业理论 企业的本质 交易成本 知识共享
【基金】: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度校级重点项目“同情的经济分析——知识演化创新的视角”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091.3
【正文快照】: 一、导论一般认为,科斯“企业的性质”揭示了企业节省“交易成本”的机制本质,这点出了“企业的性质”的边际贡献,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若如当前绝大多数学者那样将企业理解为节省交易成本的组织机制,在科斯的企业理论逻辑上却是欠完整的。科斯企业理论是对奈特企业理论的修正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启福;;波普尔科学客观性理论的“社会学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3 石中英;;教学认识过程中的“错误”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4 陈向明;;理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1期

5 楚江亭;郭德侠;;科学课程的认识内涵及实践论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郭德侠;;论主体与课程变革的关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朱宪辰;一个基于个体基本假定的共同知识考察框架[J];东岳论丛;2005年02期

8 饶志明;刘小新;;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协同演化观[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9 李醒民;;科学方法的特点[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10 叶建柱;;默会知识与工程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醒民;;科学家可否从事军事科学研究?[A];第四届全国军事技术哲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逸仙;高校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的方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靖国平;教育的智慧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曹一鸣;数学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学东;近代科学学科规训制度的生成与演化[D];山西大学;2004年

5 张掌然;问题论[D];武汉大学;2005年

6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永红;技术认识论探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潘晴燕;论科研不端行为及其防范路径探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江天风;资本逻辑与建筑生产[D];同济大学;2008年

10 蔡宏伟;确定性的寻求[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宁宁;马克思哲学语境下的科学划界[D];江南大学;2010年

2 杨晋夫;初中语文情感体验式阅读教学设计[D];西南大学;2011年

3 文成国;马克思哲学语境下的科学实践哲学[D];江南大学;2011年

4 李圆;合情推理与罪案侦缉[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杨祖睿;波普尔归纳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6 陆勇;现代西方两大哲学思潮对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D];武汉科技大学;2002年

7 王继平;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金江;从理工科大学生的视角解读科学道德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陈荣;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中学生的问题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谢龙彪;卡尔·波普尔渐进社会工程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盈盈;;对知识创新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思考[J];致富时代;2014年02期

2 江莹,龚岚;研究型大学与知识创新[J];中国软科学;2002年01期

3 孙振卫;;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年06期

4 吴洋;;网络环境下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9期

5 ;江泽民 朱昒基 李岚清考察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0年06期

6 张玉娥;;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年05期

7 李丰才;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比较研究[J];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8 李丹;关于我国知识创新与文化创新的思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何自力;房贤会;;产业整合:目标、路径与政策[J];生产力研究;2007年12期

10 蔡宾;芮明杰;郑鑫;;组织学习能力对知识创新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邱国栋;林家棣;;坚持依靠科技 发挥服务功能(浅析学会建设)[A];2006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6年



本文编号:1011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011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2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