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马克思《资本论》劳动本体论思想
本文关键词:试析马克思《资本论》劳动本体论思想
【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确立了劳动本体论思想,这一思想分别在"劳动价值论"、"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工资"、"资本的积累"五个部分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劳动价值论"中"商品"这一研究起点的选取、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商品拜物教理论,"货币转化为资本"中"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劳动力的买和卖,"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工资"中工资的本质、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资本的积累"中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一系列论述从未脱离马克思以劳动为本体的思想。
【作者单位】: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论》 劳动本体论
【分类号】:F091.91
【正文快照】: 在《资本论》这部凝聚着马克思毕生智慧结晶的巨著中,马克思的劳动本体论思想获得了最集中、最典型、最成熟的展现。换言之,劳动本体论思想就像一根红线贯穿于《资本论》创作之始终。以下试分析马克思是如何通过“劳动价值论”、“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秋霞;;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思想的演变[J];消费导刊;2008年04期
2 聂民玉;王险峰;;《淮南子》的事实本体论与价值本体论思想及意义[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S2期
3 白宗军;李靖;;中国佛教本体论思想略探[J];商;2013年24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丰子义;;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方法论[A];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C];2002年
2 艾福成;庞立生;;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思想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3 衣俊卿;;人之存在与哲学本体论范式——兼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意蕴[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4)[C];2004年
4 张乾元;;《贲》卦以素为美的本体论观念[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丰子义;;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方法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4)[C];2004年
6 权相佑;;朱熹文化价值理念的本体论[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俞吾金(复旦大学) 杨学功(中国社会科学院) 张曙光(华中科技大学) 贺来(吉林大学) 高清海(吉林大学);超越本体论思维方式[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赵建永;从本体论角度解释玄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平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媛;解构中的建构:福柯思想解读的一种视角[D];复旦大学;2012年
2 郭胜坡;二十世纪易学本体论的两条基本路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孙景强;外部解构—独白或对话[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森森;“由德入道”—《老子》本体论思想的另一种诠释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朱香花;卡拉瑟斯的心灵本体论探析[D];山西大学;2010年
3 魏明;论冯契的本体论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世光;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卢春雷;“现实的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智博;从自然存在到社会存在[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7 周密;基于本体论的柴油机综合诊断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吴官振;李泽厚情本体论的现代性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3年
9 金海玉;论意识及其功能[D];延边大学;2007年
10 陈超;马克思的本体论超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观”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42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042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