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渔翁能得利否?
发布时间:2017-10-23 12:11
本文关键词:鹬蚌相争,渔翁能得利否?
【摘要】:本文采用了实验经济学的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标准的最后通牒博弈实验,并对其进行一定变型,加入了不作为的第三方受益人机制来研究收入分配过程中人们的信念以及公平感的变化。通过整体的实验数据,本文发现在收入分配过程中,人们对于公平的诉求显著存在,这明显违背了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假设;而通过对比存在第三方和不存在第三方的数据发现,第三方受益者的存在会使得提议者显著提高其分配给响应者的金额,并且相应的,响应者也将会提高自己愿意接受的最低金额,然而第三方的存在对于提议者和响应者的达成一致分配协议成交率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同时,第三方能够获得收益水平的变化并不能对提议者和响应者的决策产生特别显著的影响,因此这似乎也表明,不作为的第三方的存在性(是否存在不作为的第三方)与其收益性 (若提议者和响应者未成就一定禀赋达成一致分配协议,第三方获得收益的多少)相比,后者并不能对提议者和响应者的决策产生十分显著影响。而且,和女性相比,男性提议者似乎愿意分配给响应者更多的金额,而男性响应者愿意接受的最低金额也更高。另外,在本实验中,并未发现经管专业背景与非经管类专业队参与者的行为造成行为和决策上的显著差异。总之,一个不作为的第三方的存在可以提高弱势群体(响应者)对于自身利益的诉求,同时也使得收益分配的主动方(提议者)增加了对弱势群体利益的考量,从而使得双方的收益分配趋于更公平的水平。文章的最后根据实验的结果以及发现的一些经济学结论,结合实际的经济生活,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即注重第三方机制的设计。
【关键词】:最后通牒博弈 第三方受益者 公平感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014.4;F224.3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第1章 绪论8-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10
- 1.2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10-12
- 1.2.1 论文结构10-11
- 1.2.2 研究方法11
- 1.2.3 z-Tree平台简介11-12
-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12-15
- 1.3.1 创新点12-13
- 1.3.2 不足之处13-15
- 第2章 文献回顾15-22
- 2.1 实验经济学简介15
- 2.2 最后通牒博弈文献简述15-18
- 2.3 三人最后通牒博弈文献综述18-22
- 第3章 实验机制设计及假设22-24
- 3.1 第三方机制的引入22-23
- 3.2 检验假设23-24
- 第4章 实验具体操作流程24-29
- 4.1 被试选取、实验平台以及激励机制24
- 4.2 对照组设置24-25
- 4.3 实验流程操作25-29
- 4.3.1 实验预备阶段25-26
- 4.3.2 第一阶段——控制阶段26
- 4.3.3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6-27
- 4.3.4 收入展示27
- 4.3.5 问卷调查及报酬支付27-29
- 第5章 实验结果29-55
- 5.1 实验总体数据的描述性统计29-30
- 5.2 第三方存在与否提议者和响应者的决策均值跨期对比30-35
- 5.3 Treatment1和Treatment2差异性检验35-37
- 5.4 实验数据回归分析37-50
- 5.4.1 变量说明37-39
- 5.4.2 回归分析39-50
- 5.5 问卷数据分析50-55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55-57
- 致谢57-58
- 参考文献58-61
- 附录61-65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65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编译 王金元;有氧运动能激活懒惰基因[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记者 刘旭;沈阳:响应者少 观望者众[N];工人日报;2014年
3 何文;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市场平淡[N];物资信息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欣辰;论“第一响应者”制度的构建[D];西北大学;2015年
2 赵玉峰;鹬蚌相争,,渔翁能得利否?[D];山东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83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083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