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土地碳汇影子价格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21:09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态足迹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土地碳汇影子价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土地碳汇承载力 影子价格
【摘要】: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过度地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能源资源消耗产生大量的CO2,使大气层中CO2的含量不断增加,这给我们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不利的影响。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量已成为我们不容忽视的-个问题。陆地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碳库,日益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吸收CO2的排放量有不同的效果。关中-天水经济区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的威胁,土地碳汇承载力也遭受破坏。确定该区域的开发利用是否在其生产力的承受范围之内、如何将该区域的土地碳汇价值与CO2的减排机制结合起来,降低CO2的减排成本,从而使得市场各部门重新实现市场均衡成为迫切研究的课题。为明晰该地区碳汇价值和减排机制,本研究首先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关中-天水经济区生态足迹的相关指标分析,在此基础上计算该区域的足迹深度和足迹广度,对其自然资本进行估算;其次计算得出关中-天水经济区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综合生产性碳吸收能力和土地碳汇承载力,以2010年为例,计算关中-天水经济区各部门的能源碳足迹;最后运用扩展的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在碳汇承载力约束下市场各部门的产出和消费需求,以及在恢复碳汇承载力的条件下市场各部门的产出和消费需求;运用投入-产出价格模型计算市场各部门的市场价格,碳汇承载力的价格和恢复碳汇承载力的价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求出土地碳汇影子价格和各部门为恢复碳汇承载力需要承担的成本。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0年间关中-天水经济区生态足迹上涨较快,能源化石燃料是导致生态足迹上涨的主要原因。从时间上分析,该区域在2000-2010年间人均生态足迹持续上涨,由0.981hm2增长到1.746 hm2,增长了将近77.98%;人均生态承载力在逐年下降,2000年时为0.273 hm2,2010年时为0.228 hm2;人均生态赤字在这期间逐年上涨且涨幅较快,2000年时为0.707 hm2,到2010年时高达1.517 hm2,增长了将近1.146倍;足迹深度也在迅速增长,2000年为3.587,到2010年时增长到7.627;而人均足迹广度维持在0.228-0.273 hm2之间,足迹深度与人均足迹广度的变化趋势并不协调一致;消费需求已远远超过自然资本流量,到2010年需要7.6个关中-天水经济区才能满足该区域当前的需求。从空间上分析,2000年时除天水市为生态盈余外其他各区域都为生态赤字,2005年天水市也由生态盈余变为生态赤字,整个关中-天水经济区都进入赤字时代;到2010年各区域赤字状况并未扭转,且增长速度更快。从各种土地类型分析,能源化石燃料一直在生态足迹构成中比例最高,且比重一直增加,可以看出能源化石燃料是导致该区域生态足迹上涨的主要原因。(2)2000-2010年期间,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综合生产性碳吸收能力和土地碳汇承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通过计算可以得出,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综合生产性碳吸收能力分别为3.746、4.007和3.576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土地碳汇承载力分别为7.842、8.087、8.027百万公顷。以2010年为例,从市场各部门的能源碳足迹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总体的能源碳足迹为9.439百万公顷,土地碳汇承载力为8.027百万公顷,能源生态足迹大于土地碳汇功能承载力,生态处于赤字状态。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中,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打破生态系统中的碳平衡。(3)运用扩展的投入-产出模型得到土地碳汇影子价格和为恢复碳汇承载力各部门需要承担的平均成本。农林牧渔业部门在碳汇功能承载力约束下的产出远远高于原始状态下的总产出的142.96倍,而其他部门的总产出与原始状态下的总产出相比则下降,比原产出降低31%左右。在碳汇功能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土地碳汇影子价格为正值的部门需要为恢复碳汇承载力付出一定的成本,为影子价格为正值的部门提供补偿。在市场总福利不变的情况下,求得各部门的土地碳汇影子价格为0.120,平均承担的市场成本大约为1585.912元/吨CO2。
【关键词】:关中-天水经济区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土地碳汇承载力 影子价格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01.3;X19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2-16
- 1.2.1 生态足迹的研究进展12-13
- 1.2.2 能源生态足迹的发展13-14
- 1.2.3 碳汇功能的研究进展14-15
- 1.2.4 碳汇影子价格15-16
- 1.3 选题内容及意义16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16-19
- 1.4.1 研究思路16-17
- 1.4.2 技术路线图17-19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数据处理19-25
- 2.1 研究区概况19-21
- 2.1.1 自然资源19-20
- 2.1.2 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20
- 2.1.3 社会资源20-21
- 2.1.4 关中-天水经济区现状分析21
- 2.2 数据的收集21
- 2.3 数据的处理21-25
- 2.3.1 NPP数据的处理21-22
- 2.3.2 土地利用数据的处理及栅格化22-25
- 第3章 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生态足迹计算25-41
- 3.1 研究方法25-27
- 3.1.1 传统的生态足迹二维模型25
- 3.1.2 产量因子和均衡因子的计算25-26
- 3.1.3 新型的生态足迹三维模型26-27
- 3.2 关中天水地区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的计算27-28
- 3.2.1 均衡因子27
- 3.2.2 产量因子27-28
- 3.3 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生态足迹的计算28-35
- 3.3.1 二维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生态赤字(盈余)分析28-30
- 3.3.2 关中-天水经济区各区域人均生态承载力30-32
- 3.3.3 关中-天水经济区各区域人均生态足迹32-34
- 3.3.4 关中-天水经济区各区域人均生态赤字(盈余)34-35
- 3.4 三维生态足迹模型35-41
- 第4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能源生态足迹41-49
- 4.1 关中-天水经济区土地碳汇承载力41-47
- 4.1.1 关中-天水经济区综合生产性土地的碳吸收能力41-44
- 4.1.2 关中-天水经济区土地碳汇承载力44-47
- 4.2 市场各部门能源生态足迹和土地碳汇承载力的核算47-49
- 4.2.1 能源生态足迹47
- 4.2.2 土地碳汇承载力47-49
- 第5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土地碳汇影子价格49-63
- 5.1 扩展的投入-产出模型49-51
- 5.1.1 模型思路49-50
- 5.1.2 扩展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50
- 5.1.3 扩展的投入-产出价格模型50-51
- 5.2 扩展的投入-产出模型求解51-57
- 5.3 投入-产出价格模型求解57-59
- 5.4 土地碳汇影子价格的市场平均成本59-63
- 第6章 政策建议63-65
- 6.1 合理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能源生态足迹63-64
- 6.2 扩大林业面积,提高土地生态系统碳汇生产力64
- 6.3 利用政策引导,为影子价格为负值的部门提供补偿64-65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65-69
- 7.1 主要结论65-67
- 7.2 讨论67-69
- 参考文献69-75
- 致谢75-77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任继周;梁天刚;林慧龙;冯琦胜;黄晓东;侯扶江;邹德富;王,
本文编号:1090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090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