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01:10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内蒙古 煤炭资源开发 生态补偿标准 宝日希勒
【摘要】:生态补偿是当前国内学术与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将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作为研究对象,对确定其生态补偿标准进行重点研究,希望以此能够推进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于完善,进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本文在研究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将规范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相结合,对宝日希勒煤矿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测算。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为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补偿提供量化支持,为完善内蒙古煤炭价格机制的形成提供支持,进而推进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步伐。 内蒙古煤炭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煤炭资源的开发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伴随着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为内蒙古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另外,煤炭行业的发展也对当地的就业、教育、人口素质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减少了进口资源能源的依存度,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提供可靠地保障。但是在其发展进程当中,部分企业受利益驱使,在开采过程中采易避难、采富弃贫,资源浪费现象频发,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因此,内蒙古应该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本文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分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两大部分来核算。并结合宝日希勒煤矿的实际经济能力,对其进行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即补偿下限与上限的确定。①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直接成本确定的生态补偿标准—补偿下限:防护性支出与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成本两部分,其中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成本包括土地塌陷治理费用、煤矸石处置费用、植被修复费用、废水治理费用、废气治理费用五方面内容;②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确定的生态补偿标准—补偿上限,包括防护性支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成本、生态环境污染破坏损失与发展机会损失四个部分,其中生态环境污染破坏损失包括土地污染损失、植被破坏损失、水资源污染损失、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四个方面。 由通过本文计算得出:2011年宝日希勒煤矿煤炭开发生态补偿下限为51887.33万元。其中防护性支出为2912万元,占生态补偿总费用(生态补偿上限)的3.83%;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成本为48975.33万元,占生态补偿总费用的64.45%。补偿的上限为72125.34万元。其中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损失为20075.11万元,占生态补偿总费用的26.42%;发展机会损失为162.9万元,占补偿总费用的0.21%。 以所确定的补偿下限和上限为依据,测算出2011年宝日希勒煤矿的生态补偿费用为51887.33-72125.34万元,生态补偿收费标准为该区平均煤炭售价的8.56%-12.61%;约合每吨提取19.96-27.74元,占其生产成本128元/吨的15.59%-21.67%。虽然内蒙古煤炭企业产值利润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产值利润率,但是生态补偿的上限超过销售收入的10%对于煤炭企业的宝日希勒煤矿来说压力也较大。因此,在当前内蒙古煤炭价格机制及税费征收机制不尽完善的情况下,煤炭企业在对该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负责的前提下,作为资源所有者的政府也应对超出煤炭企业经济承担能力之外的生态环境补偿费用给予适当的资助;同时,环保组织、社会团体及个人等社会力量也可以根据其自身经济实力为矿区的生态补偿提供一定的援助。 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完善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政策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内蒙古 煤炭资源开发 生态补偿标准 宝日希勒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196;F426.2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11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4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2-13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3-14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14-15
- 1.4.1 研究方法14-15
- 1.4.2 研究思路15
- 1.5 预计突破的难题15-16
- 1.6 论文创新之处16-17
- 第二章 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理论分析17-24
- 2.1 生态补偿基础理论17-21
- 2.1.1 生态经济学理论17
- 2.1.2 公共产品理论17-18
- 2.1.3 外部性理论18-21
- 2.2 生态补偿的内涵21-22
- 2.2.1 生态补偿的定义21-22
- 2.2.2 生态补偿的主体22
- 2.2.3 生态补偿的客体22
- 2.3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22-24
- 2.3.1 “谁保护谁受益”和“谁受益谁补偿”原则22-23
- 2.3.2 合理性原则23
- 2.3.3 循序渐进原则23
- 2.3.4 多种层次补偿原则23-24
- 第三章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24-32
- 3.1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现状24-29
- 3.1.1 煤炭资源概况24-25
- 3.1.2 煤炭资源开发行业发展现状25-29
- 3.2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9-32
- 3.2.1 土地资源的污染与破坏29
- 3.2.2 植被的破坏29-30
- 3.2.3 水资源的污染与破坏30
- 3.2.4 大气的污染与破坏30-32
- 第四章 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的理论设计32-39
- 4.1 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的目的及程序32
- 4.1.1 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的目的32
- 4.1.2 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的程序32
- 4.2 生态补偿的测算方法32-34
- 4.2.1 市场价值法32-33
- 4.2.2 替代市场法33
- 4.2.3 意愿调查法33
- 4.2.4 成果参照法33-34
- 4.3 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34-39
- 4.3.1 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费用的构成34
- 4.3.2 直接成本—补偿下限34-36
- 4.3.3 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补偿上限36-39
- 第五章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的实证研究——以宝日希勒煤矿为例39-50
- 5.1 宝日希勒煤矿概况39-40
- 5.1.1 矿区基本情况39
- 5.1.2 矿区自然环境特征39-40
- 5.1.3 区域经济社会概况40
- 5.2 宝日希勒煤矿煤炭开发生态补偿标准的估算40-46
- 5.2.1 防护性支出40
- 5.2.2 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成本40-43
- 5.2.3 生态环境污染破坏损失43-46
- 5.2.4 发展机会损失46
- 5.3 宝日希勒煤矿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补偿下限与上限46-47
- 5.4 宝日希勒煤矿生态补偿标准结果分析47-50
- 第六章 完善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建议50-53
- 6.1 推进煤炭资源税费改革50
- 6.2 完善煤炭矿区生态环境保证金制度50-51
- 6.3 提高政府对生态补偿的扶持力度,开展多渠道的社会融资51
- 6.4 推进区际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与发展,合理化分配区际环境利益51
- 6.5 加强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宣传教育51-53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53-56
- 7.1 主要研究结论53-54
- 7.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54-56
- 参考文献56-60
- 致谢60-61
-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61
- 参与课题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晔;;山西煤炭开采外部成本核算——煤矸石堆存损耗测算[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8年01期
2 ;内蒙古生产的煤炭一半将转化为电能[J];中国能源;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1105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105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