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价值创造与制度选择——近代中国“资本主义”认识的经济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31 02:04
本文关键词:生产要素、价值创造与制度选择——近代中国“资本主义”认识的经济分析
【摘要】:帝国—资本主义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引起了人们对于外来者及外部世界的关注,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西学东渐背景下"资本主义"的叙述与阐释,蕴含着化解内部危机与道路探索的焦虑。文章通过爬梳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期的时人论述,一是探讨了进步维度中既痛感资本主义不发达、又批判资本主义的二元叙述;二是从生产与利润分析了资本概念,以及资本的来源和性质;三是讨论资本与劳动在价值创造视阈下的社会构建;四是辨析资本,资本家、资本主义的关系。检视资本的概念应用与内在逻辑,有助于了解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改造的理念与路径。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和不必要的障碍,才能真正回应资本主义"普适性"话语的挑战,构建自主的道路阐释和发展理论。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近代中国 资本主义 资本 劳动 价值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中国城乡关系重构与城乡形态变迁研究(1949-1966)”(11CDJ009)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中国城乡关系研究——以上海和周边地区为中心(1949-1957)”(2010ELS001)
【分类号】:F03
【正文快照】: 鸦片战争以来的“西学东渐”触发了国人知识体系的丕变,其中关于资本主义的制度体系及认识,无论在改良、革命还是改革开放的语境中,都对人们思考社会变革、探索发展路径扮演着重要角色。德利克指出,资本主义的概念涉及在近代欧洲形成中的特定社会形态1,近年来张一兵、马克W殹,
本文编号:11202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120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