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社会中对心灵内容的私人性批判——基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分析维度
发布时间:2017-11-09 13:01
本文关键词:在经济社会中对心灵内容的私人性批判——基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分析维度
【摘要】:经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通过商品交易行为实现价值的交换。对于人这一特定的群体来说,心灵内容不是孤立的存在物。经济社会中心灵内容是与商业环境相匹配的,交易行为中暗含着一种"环境约束论"。维特根斯坦认为在我们的心灵内部并不存在与人们心灵相关的私人对象,这种私人对象其实是我们对心灵内容从语法角度的一种误解,是人们围绕私人对象产生的语法虚构。哲学问题应当放在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之中进行考量,也就是要使用综观式的方法来处理哲学问题。所以对于处于经济社会中的人来说,对于人们的心灵内容须放置在整个商业环境中进行考量。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分类号】:B561.59;F014
【正文快照】: 一、经济社会中主体与心灵内容之间不存在对应(包含或拥有)关系经济社会中,人与人要实现价值的互换或是升值,需要通过双方的交易行为实现。任何一方独立的行为是无法实现交易过程的,双方需要在既定的商业行为的基础上实现价值的互换。维特根斯坦在其语言哲学的思想中,就对两个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昔明;;现代自我: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一种分析维度[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J];;年期
,本文编号:1161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161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