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演变
发布时间:2017-11-14 17:25
本文关键词: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演变
【摘要】:自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调整经济结构,寻求新的经济动力源成为中国经济健康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我们发现,无论是对调整经济结构而言还是对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而言,分配都是一个离不开的因素,合理的分配能够成为刺激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就我国目前的要素报酬现状而言,劳动要素报酬占比从从1990年的53.49%下降到2014年的43%,与发达国家的70%左右相比显然有很大差距。按要素分配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依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从中央层面看,自中共十五大提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以后,中共十六大报告又明确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指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在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基础之上,又提出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由各自的生产要素市场决定。这一系列中央文件的出台都是从收入分配中的要素分配角度来阐释的。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研究成为了经济学界的理论热点。经济学家在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一点上,基本取得了共识,但究竟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还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是“按照生产要素对物质财富的创造所做的贡献分配”,还是“按照生产要素对社会财富(价值)的创造所做的贡献分配”等问题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文试图通过对按要素分配理论演变的研究,给人们以新的理论视角和理论启发,这对于澄清理论上的认识误区,加深对按要素分配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会有重大帮助。同样,通过对按要素分配理论演变的研究,对于我们真正理解和落实党的按要素分配政策,对于当前要素分配问题的合理解决,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通过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各种要素分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可以使我们在研究当前经济问题时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以前经济学家所走的老路。因为,有时候,当我们观察某种事物时,向后退几步,也许可以更清楚的看到事物的整体,从而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观察的对象。从对过去人们的研究中,从对以往的学说的研究中获得一些新的理论启示。研究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演变是研究关于按要素分配理论发展的历史,主要阐述从古典经济学时期开始历经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现代经济学时期的著名经济学家及各个经济学流派对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思想和观点。在阐述每一位思想家或流派对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思想和观点时,本文旨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说明:(1)各个思想或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2)各个思想或流派在按要素分配理论上的主要观点和理论贡献;(3)各个思想或流派在按要素分配理论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总之,本文力图通过简明新颖的结构安排,梳理出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来龙去脉,以便我们更好地把握在经济发展史中按要素分配理论的过去、现在及未来。本文根据经济学史上按要素分配理论发生的思想脉络,将经济学说史中按要素分配理论史的发展演变划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古典经济学时期的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真正兴起和发展,主要阐述了自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以来到约翰?穆勒为止的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演变历程;第二章为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扬弃,主要阐述了马克思按要素分配理论的形成逻辑及理论内涵;第三章为新古典经济学时期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精致化”,主要阐述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约翰?贝茨?克拉克和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按要素分配理论;第四章介绍现代按要素分配理论和回归返璞,主要阐述马丁?威茨曼的分享经济和?托马斯皮凯蒂的按要素分配理论;通过阐述,本文认为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演变历程。虽然从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开始,按要素分配理论的发展在要素报酬真正来源上有了初步科学的解释,然而经历亚当?斯密的摇摆式研究之后,按要素分配理论逐渐走上了两股轨道,一股是从大卫李嘉图以来的约翰?穆勒、马克思等人的能够正确反映按要素分配理论实质的发展方向,一股是从让?萨伊以来的经历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一直到现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界的回避按要素分配理论实质的发展方向。之所以造成这种分歧,是否坚持劳动价值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分享经济理论的产生和2014年托马斯?皮凯蒂使按要素分配理论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转机,从对理论实质的回避逐渐开始正确认识问题所在是按要素分配理论发展的必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对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研究将会逐步回归其实质所在。关注劳动要素报酬在分配中的地位是未来按要素分配理论发展研究的真正方向。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从事学术研究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曾经说过,科学的发展将随着研究法的成长而前进的,科学研究的头等重要的任务乃就是制定研究法。为了做到对按要素分配理论演变的更好研究,本文采取了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文献解读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力图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架构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经济史上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文献解读和比较分析,探索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脉络,客观地描述和评价按要素分配理论史上各个经济学家的理论传承、理论地位、理论贡献和理论启示,进而揭示按要素分配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014.4
,
本文编号:11863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186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