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创业孵化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构建
本文关键词:产业集群创业孵化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构建
【摘要】:从系统科学的视角来看,产业集群创业孵化系统是复杂系统,系统内部各要素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他们之间的相互关联是动态发展的,因此对该孵化系统协调性进行测度,并根据相应指标体系对其协调性进行有效的分析、评价与监控,及时调整不协调因素,是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在论述产业集群创业孵化系统协调的内涵与目标的基础上,借鉴协同学理论,将该系统划分为创业资源子系统和孵化主体子系统,采用功效系数评价法构建产业集群创业孵化系统的协调模型,根据产业集群的特点及集群中影响创业孵化的要素,提取系统协调度的关键影响因素,拟定了评价指标,为产业集群协调发展的评价及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
【基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创业与就业研究中心资助课题”集群背景下产学耦合效应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影响机理”(编号:3154131101716) 湖北产业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项目”武汉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协同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CY20150209) 2015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武汉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及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5Q035)
【分类号】:F062.9;F279.2
【正文快照】: 1引言产业集群的概念最早来自Marshall(1890)[1]所提出的产业地区化(localized of industry),即企业或工厂可以通过地理聚集,共同享有一些生产要素。Porter(1990)[2]认为同行业间的竞争合作、基于信任的社会网络、共享的专业劳动力、资源与知识以及外部经济效益将产生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海就;从“能力”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5期
2 李琳,袁灵;产业集群中的知识流动与创新机制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家;2004年05期
3 刘义圣,林其屏;产业集群的生成与运行机制研究[J];东南学术;2004年06期
4 薛小亭;产业集群:镇以类聚,城以群分[J];华东科技;2004年09期
5 杨万东;产业集群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02期
6 刘恒江;陈继祥;;要素、动力机制与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逻辑[J];中国软科学;2005年02期
7 于秀婷,史占中;产业集群的演化和阶段性成因探讨[J];上海管理科学;2005年01期
8 李恒;制度分割、产业集群与跨国公司区位[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3期
9 笪尚明,刘西林;基于复杂产业集群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6期
10 潘雄锋;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花葩;宁钟;;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2 吕岩威;孙慧;何伦志;;基于三维度模型的产业集群识别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3 王翔宇;;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马中东;;基于分工视角的制度变迁和产业集群演化[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陈心宇;;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产业集群[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穆书涛;任巍;;浅谈产业集群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A];循环经济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叶翔凤;产业集群模式的合理性与有效性[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2 项保华;竞合思维与产业集群[N];解放日报;2003年
3 杨风禄 李志翠;繁荣世界经济的“新引擎”[N];光明日报;2005年
4 廖理 汪韧 陈璐;我必须阐明:所有的产业集群都是好的[N];中国经营报;2003年
,本文编号:11956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195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