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再认识:基于“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分析范式
发布时间:2017-11-17 19:14
本文关键词:虚拟经济再认识:基于“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分析范式
更多相关文章: “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分析范式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金融危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摘要】:虚拟经济的膨胀、泛化全面深刻地影响着宏观经济运行方式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现有研究对虚拟经济的分析仅仅是简单地引用马克思对银行信用、商业信用、虚拟资本等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经济现象的具体分析,对现实中虚拟经济泛化、膨胀、"虚实背离"的解释力非常有限。本文在对"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分析范式加以重新解释的基础上,运用这一分析范式对虚拟经济提出新解。本文认为,相对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分析范式,"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分析范式更为科学,其中,生产方式的内涵远超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叠加,生产方式涵盖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对象、生活内容等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多个环节,更为生动,也更能反映丰富多彩的人类生活;生产力发展是虚拟经济泛化、膨胀的基础;生产方式变化是虚拟经济泛化、"虚实背离"及其相对独立性的根源,具体体现在生产、投资行为在人们生活中角色的转换,人们获取收入的渠道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动;生产关系格局加剧了虚拟经济膨胀和波动与"虚实背离"。
【作者单位】: 湖北省十堰市财政局;
【分类号】:F014.1
【正文快照】: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虚拟化进程开始加速。宏观层面上,截至20世纪末,虚拟经济总量大体上相当于全世界国民生产净值总和的5倍,全世界虚拟经济日流量大概是日平均贸易额的50倍(成思危,2003)。2010年美国虚拟经济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33%,虚拟经济行业人均创造GDP为17.2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经济学的唯物史观分析范式:科学特征与实践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1197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197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