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视角看循环经济理论的创新
本文关键词:从经济学视角看循环经济理论的创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
从经济学视角看循环经济理论的创新
牛桂敏
摘要:循环经济理论对传统经济学的资源、成本、效率、价值等理论实现了一系列突破与创新。循
环经济理论以广义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作为研究起点,把自然资源视为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提出资源合理配置要兼顾利润最大化和可持续利用的目标,要求对生态环境成本坚持总量控制原则,认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日的是追求生态效率的最优化,主张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应参与价值的分配。
关键词:经济学;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理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09)04—0030—06
循环经济是相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可持续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模式的创新,使得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凸现①,要求经济学理论有所创新。循环经济理论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稀缺为研究基础,从人类社会整体利益和“经济一社会一自然”大系统的整体利益的视角,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从而对传统经济学的资源、成本、效率和价值等理论实现了一系列的突破与创新。
一、循环经济理论对传统经济学资源理论的创新
(一)以广义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作为研究起点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理论,资源的稀缺性一直是经济学存在的前提。传统经济学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无限供给作为研究假设,,因而其稀缺性资源主要指劳动力、资本(技术、设备)等人造资源以及土地等特殊的自然资源,不包括更广泛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
循环经济理论以广义自然资源(包括生态环境)的稀缺性作为理论起点。它认为: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球作为一个封闭系统,基本上没有外界的物质来源;尽管地球上的物质总量是守恒的,但可被利用的物质会随着传统经济的线性过程而从有序不可逆地向无序转化,由相对集中的矿藏变成分散的物质分子,从而对经济系统失去可利用价值;自然界中不仅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如果使用量超出其再生能力,也会转化成不可再生资源;生态环境容量也是有限的,突破这个极限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致发生局部地区和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
18世纪以前,世界经济发展缓慢,人与自然的矛盾并未显现;但工业大革命后,经济的指数型增长使经济系统快速膨胀,相对于地球生态系统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经济系统已经过大了,地球资源与生态环境承载力极限正在经受严峻挑战,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业已走到增长的极
收稿日期:2009—05—12
作者简介:牛桂敏(1963一),女,河北饶阳人,天津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预测所研究员,天津
①这里的传统经济学理论指循环经济理论以前的经济学理论主要流派。
30300191
本文关键词:从经济学视角看循环经济理论的创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51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25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