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核算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7 03:02

  本文关键词: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核算及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碳资产 碳排放权 物理核算 会计核算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加剧,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日益恶化。为了遏制这一趋势,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各国政府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其中发展较为成熟,最为有效的是碳交易制度。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促进节能减排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的节能减排任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顺应国际碳交易的发展趋势,我国于2011年开始开展碳交易试点,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深圳、广东和湖北等7个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建立了碳排放交易平台。我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将逐步建成。企业是参与碳交易的主体,但是不管是从国际还是从国内来看,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核算方法,企业无法采用统一的方式对其碳排放权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 本文在充分梳理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围绕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核算这一核心,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分析了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的基础,即碳排放权的物理核算;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我国七个试点省市的企业碳排放权物理核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碳排放权物理核算体系的对策和建议,并总结了企业进行碳排放权物理核算的流程。(2)结合我国目前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的现状,分析了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的目标和会计假设,并提出了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的设计理念。(3)对企业碳排放权的确认、计量、记录和信息披露进行分析。企业自用型碳排放权确认为无形资产,采用历史成本的计量方式;而交易型碳排放权则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在信息披露方面,企业碳排放权的使用和交易等经济事项,除了在基本的财务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进行相关的披露之外,还需要在碳排放权信息披露表中进行披露,以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4)论文以山东省某钢铁企业为例对企业碳排放会计核算的应用做了进一步的说明。 围绕企业碳排放权的会计核算这一主题,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第1部分绪论。该部分在阐述论文研究背景、意义的基础上,针对论文的研究议题,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做了文献综述,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2部分理论阐述。在该部分具体分析了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的相关含义及特点,界定了企业碳排放权物理核算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碳排放权会计的理论基础。 第3部分企业碳排放权的物理核算分析。根据国际碳排放量核算的ISO14064标准,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现有7个试点省市的企业碳排放量核算方法,指出了我国现有企业碳排放权物理核算体系的不足,为建立适应我国统一碳排放权市场的企业碳排放核算体系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和建议,并总结归纳出了企业碳排放权物理核算的方法和步骤。 第4部分企业碳排放权的会计核算分析。企业碳排放权的物理核算是企业碳排放权的会计核算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本文在核算企业碳排放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的目标、假设和设计理念,并进一步分析了企业碳排放权的确认、计量与信息披露,为企业进行碳排放权的会计核算提供指导。 第5部分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核算体系的应用。为了更好地对企业碳排放权的物理核算与会计核算做出说明,进一步增强其实用性,本文以某钢铁企业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用案例分析法把企业碳排放权的物理核算及企业碳排放权的会计核算结合在一起,从而对企业碳排放权这一完整的核算体系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第6部分结论与展望。在该部分对本研究的总体情况进行归纳与总结,并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论文的创新点在于:(1)在分析我国目前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的现状,阐述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的目标和会计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的设计理念,即鉴于企业碳排放权具有无形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双重性质,本文认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设定比例R(0≤R≤100%)将碳排放权划分为两部分,即自用型碳排放权和交易型碳排放权,二者进行平行处理。(2)在企业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方面,企业自用型碳排放权确认为无形资产,采用历史成本的计量方式;而交易型碳排放权则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在信息披露方面,企业碳排放权的使用和交易等经济事项,除了在基本的财务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进行相关的披露之外,还需要在碳排放权信息披露表中进行披露,以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碳排放的信息需求。(3)为了进一步对企业碳排放权的会计核算体系进行说明,,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山东省某大型钢铁企业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有效数据,将企业碳排放权的物理核算与会计核算紧密联系在一起。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196;F2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凌雁;杨万任;;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确认与计量属性探讨——基于总量控制及交易机制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2年13期

2 敬采云;;碳会计理论发展创新研究[J];财会月刊;2010年32期

3 李晨晨;;不同市场成熟度下碳排放的会计确认与计量[J];财会月刊;2010年36期

4 周志方;肖序;;排污权交易会计国际发展评述及启示[J];当代财经;2010年01期

5 张巧良;;碳排放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差异化研究[J];当代财经;2010年04期

6 叶祥松;西方经济学的产权理论[J];当代亚太;2001年07期

7 刘骁;;低碳经济条件下的碳会计学发展[J];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05期

8 王艳;李亚培;;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J];管理观察;2008年25期

9 余秋香;;碳排放权交易及其会计处理问题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年10期

10 张肖;向晓东;刘汉杰;吴高明;;钢铁行业碳排放量核算方法的实证性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12608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2608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f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