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29 16:05

  本文关键词:农村异质性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与检验——基于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推理和实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大学》 2012年

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影响研究

刁治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不断加大,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满足了经济增长阶段大量劳动力的需求,对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安徽省位于我国中部,是中部有名的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研究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一方面能更好地分析安徽省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另一方面也能反映目前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价值,并提出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理论描述和文献回顾部分,主要描述了关于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理论以及回顾国内学者对于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的相关研究;第三部分为现状描述部分,具体从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就业行业等方面,并结合安徽省统计年鉴的数据加以具体描述;第四部分从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两方面入手,通过建立不同的回归模型,分别分析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发现安徽省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对于农村经济增长均具有正效应,后者的正效应要更大,而且汇款返乡和劳动力返乡创业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第五部分为结论和政策建议部分,结合安徽省现状提出有利于汇款返乡、劳动力返乡创业以及提升就地转移比例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323.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农;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02年05期

2 杜鹏;李一男;王澎湖;林伟;;流动人口外出对其家庭的影响[J];人口学刊;2007年01期

3 柳建平;;家庭因素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决策的影响——基于甘肃10个贫困村调查资料的实证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严飞;侯远潮;;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统计与决策;2006年17期

5 潘文卿;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效益测评[J];统计研究;1999年04期

6 熊婕;腾洋洋;;农村异质性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与检验——基于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推理和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S1期

7 张林秀,罗泽尔,霍艾米;农村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发育关系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07期

8 宋世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索洛模型解释[J];管理评论;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子龙;胡先拓;;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三元”开发模式探讨——以湖北省恩施州L县为分析对象[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6期

2 熊亚;;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背景[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3 张晓波;杨进;王生林;;中国经济到了刘易斯转折点了吗?——来自贫困地区的证据[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2009年06期

4 甄新武;邵洪波;;劳动力转移和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前沿;2009年04期

5 王羽强;;国外“城乡统筹”研究现状及经典理论述评——基于EBSCO及牛津期刊数据库的文献检索[J];前沿;2012年07期

6 刘笑兵;张姝;;移动平均法在毒品情报分析中的应用[J];情报探索;2009年10期

7 肖伟;;二元经济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卢君;周艳球;;农村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探讨[J];中国商人(经济理论研究);2005年08期

9 马轶群;李晓春;;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的一种扩展[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03期

10 马贵玉;;发展劳务经济 促进农民增收——以甘肃省东乡县为例[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云森;;自选择、父母外出以及不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学习表现——基于倾向分数匹配方法的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袁铖;;二元经济结构转型:国外理论与中国实践[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3 贺振华;;农户的外出行为、土地流转与土地配置效率的可能改进[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4 叶建亮;;歧视性公共产品分配政策与城市人口控制——对户籍制度的一个新政治经济学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娆;周云;赵博;;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 促进新农村建设[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6 邓勇;李锡文;李宗春;张冠宇;;Eviews在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A];数字测绘与GIS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许晓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后的就业问题研究——国外经验分析与启示[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冠国;;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初步研究与分析[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其安;肖映红;陈亮;;重庆边远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马蓓蓓;鲁春霞;;城市化进程中远郊型市镇的开发战略研究——以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五宝镇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文韬;工业化力度、人口流动行为与户籍改革[J];人口与经济;2004年03期

2 孙鹃娟;;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6年04期

3 杜鹏;李一男;王澎湖;林伟;;流动人口外出对其家庭的影响[J];人口学刊;2007年01期

4 杜鹏,丁志宏,李全棉,桂江丰;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4年06期

5 周皓;中国人口迁移的家庭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2004年06期

6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年01期

7 杜鹏,丁志宏,李兵,周福林;来京人口的就业、权益保障与社会融合[J];人口研究;2005年04期

8 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01年04期

9 李强;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年04期

10 白南生,何宇鹏;回乡,还是外出?——安徽四川二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甜;农业部将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J];中国乡镇企业技术市场;2003年10期

2 周亚明;构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3年11期

3 刘万里,王业金,施志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调查[J];江苏统计;2003年12期

4 纪春明;做强做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输出产业[J];唯实;2003年12期

5 傅汝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与方略[J];山东农业(农村经济);2003年12期

6 沈和 ,黄华波;尽快调整制度政策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J];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07期

7 付书利;对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J];西藏发展论坛;2003年01期

8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今年启动[J];农家之友;2003年21期

9 李永坤;;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增加农民收入[J];三明农业科技;2003年03期

10 ;农村劳动力转移大有可为[J];中国老区建设;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昭文;;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现状和推进措施[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姜春华;;对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泽敏;杨晓红;;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式及其效果分析[A];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自主创新 促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国炳;黄大学;;湖北省农办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及解决途径[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李勋来;;制度变迁及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秀芝;尹继东;;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江西的实证[A];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协作联谊会暨“区域经济合作与互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郭朝晖;陈琳;;基于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村教育发展思考[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文明;;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研究[A];湖南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永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流向及特点[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10 张随榜;李博;张之峰;;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与农民工组织管理[A];陕西省农业科技与人才开发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国华;[N];安徽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常永强 张剑冰 王志峰;[N];运城日报;2005年

3 罗荣淮;[N];云南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陈婷;[N];阿克苏日报;2007年

5 本报评论员;[N];阿勒泰日报;2007年

6 记者 李志科;[N];阿勒泰日报;2007年

7 侯余林;[N];鞍山日报 ;2006年

8 见习记者 侯沛丽;[N];安阳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曹永清 通讯员 王健 王强;[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10 记者 邱岚;[N];中国妇女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强;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马华泉;城市化中教育投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3 申鹏;基于中国人口转变视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杨松;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刘秀梅;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程名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机理、动因与障碍[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许昆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马红梅;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资本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胡俊波;禀赋、不确定性与转型期农村劳动力转移[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何军;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劳动力转移与城市融入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成华;邯郸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2 盛小钰;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社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谢涛;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肖玉婕;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邓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法律规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6 黄渊社;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政府责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艳鹃;基于我国城镇化视角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8 白小雪;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9 陈伟红;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崔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农村异质性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与检验——基于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推理和实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65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265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5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