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碳汇林的营造与监测
本文关键词:试分析碳汇林的营造与监测
【摘要】:随着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发展碳汇林作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与防风固土的有效措施,得到了全民的广泛关注。本文便从碳汇林的营造与监测意义入手,并着重对其方法作出分析,以期提高碳汇林的碳汇有效性。
【作者单位】: 仁化县竹类资源管理站;
【分类号】:F326.2;X196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远城;;广东省林业碳汇发展的思考[J];绿色科技;2012年07期
2 李淑霞;周志国;;森林碳汇市场的运行机制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兴歌;;试分析碳汇林的营造与监测[J];江西建材;2016年19期
2 肖绍军;陈学璋;黄学军;;广东省林业碳汇交易探讨[J];福建林业科技;2016年02期
3 丰桂萍;;林业碳汇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6年05期
4 刘元;刘洁;熊曦;;林业碳汇市场化融资机制初探[J];湖湘论坛;2016年03期
5 孟祥江;马正锐;周飞;王蕾;;重庆市林业碳汇交易机制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6年02期
6 聂丽霞;;广东省森林碳汇宏观监测体系探究[J];现代园艺;2016年04期
7 钟晓青;邢晓静;廖立维;黄安琦;徐永成;;我国区域碳均衡评价及碳汇市场交易额度评估[J];鄱阳湖学刊;2015年05期
8 杨帆;赵仕通;曾维忠;;自愿市场视角下城市居民森林碳汇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347位成都市民的调查[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9 闫沛佩;;我国林业碳汇市场的现状与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年01期
10 印中华;陆晨霞;刘巧儿;;基于碳汇交易视角的东北内蒙古林区森林碳汇潜力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4年19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贺;;黑龙江省发展碳汇林业对策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凌秀萍;龙江英;王朝龙;吴乔明;;发展贵州碳汇林业 推进贵州生态文明建设[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刘周全;吴焕忠;黎荣彬;;广东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贡献与潜力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1年01期
4 罗勇;;广东省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初探[J];广东林业科技;2010年01期
5 李怒云;杨炎朝;陈叙图;;发展碳汇林业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碳汇林业的实践与管理[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年01期
6 ;A study of legal attributes of carbon emission rights in carbon trading[J];Ecological Economy;2009年01期
7 许文强;支玲;;涉及国际碳汇贸易的林业项目碳汇价值的确定——基于森林碳汇经济学特性的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8年05期
8 初雪;;“薯”年美食总动员[J];绿色中国;2008年10期
9 王珊子;;国鸟候选丹顶鹤[J];绿色中国;2007年11期
10 胡品平;徐正春;刘成香;;森林碳汇服务的经济学分析——基于产权角度看森林碳汇服务交易[J];中国林业经济;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什么是碳汇[J];山西能源与节能;2010年01期
2 陈方丽;;林业碳汇交易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3年05期
3 陈瑞清;;把呼伦贝尔打造成我国北方重要的森林草原湿地碳汇基地[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10年01期
4 ;中国首个县级碳汇专项基金成立[J];造纸信息;2010年11期
5 廖培涛;蒋忠诚;罗为群;尹辉;;碳汇估算方法研究进展[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赵猛;潘武林;刘静;;中国未来林业碳汇市场价格机制设计浅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31期
7 王万军;;碳汇研究及发展探讨[J];绿色科技;2012年01期
8 严俊;;我国竹林碳汇经营模式探讨[J];世界竹藤通讯;2012年03期
9 史晨璐;;浅谈森林的碳汇作用[J];山西林业;2012年05期
10 沈月琴;王小玲;王枫;朱臻;张耀启;;农户经营杉木林的碳汇供给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劲文;乐群;刘明花;;中国各省造林碳汇潜力分析[A];第五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李育林;;增加林业碳汇 应对气候变化(代序)[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3 李珊;陈昱杉;李顺龙;;关于林业碳汇基本问题的再认识[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4 于天飞;李智勇;吴水荣;;中国林业碳汇认证建设框架研究[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5 于天飞;吴水荣;李智勇;;中国林业碳汇认证建设框架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6 于天飞;李怒云;李智勇;陈绍志;吴水荣;李金良;夏恩龙;;中国林业碳汇审定与核查体系的构建[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林业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增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阚如良;梅雪;孔婷;;碳汇资本在旅游融资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旅游评论2012[C];2012年
8 邓广;张旭;李增元;;三类林业碳汇活动中的技术议题与选择[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9 邓广;张旭;李增元;;三类林业碳汇活动中的技术议题与选择[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10 邓广;张旭;李增元;;三类林业碳汇活动中的技术议题与选择[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顾仲阳;走,一起去种碳汇林[N];人民日报;2010年
2 记者 戴宏;内蒙古碳汇评估研究院成立[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3 记者 蔡晓磊 通讯员 陈云峰;“碳汇造林” 昆明企业在行动[N];昆明日报;2010年
4 记者 郭云龙;“绿色碳汇”半年募资近亿元[N];中国花卉报;2011年
5 李将辉;重视碳汇价值健全碳汇机制[N];人民政协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蒋菡 实习生 张丽;林业碳汇交易:误读引发的尴尬[N];工人日报;2011年
7 通讯员 袁金鸿;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两年造林120多万亩[N];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
8 记者 夏冠男 王自宸;首个县级碳汇基金运行效果难言理想[N];经济参考报;2012年
9 何宇;绿色碳汇基金会实施十四个碳中和项目[N];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
10 记者 刘自贤 实习生 余鹏 赵欣梦;碳汇,你了解多少?[N];湖北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淑芬;我国碳汇林建设融资机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李亮;潮田河流域(岩溶)地质碳汇过程及通量估算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
3 钱杰;大都市碳源碳汇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史婷婷;岩溶流域水循环过程碳汇效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萌;欧美碳汇政策的趋同化倾向及其对中国碳减排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2 闫鑫涛;基于树茎膨胀能收集的林业碳汇计量方案设计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3 张瑜;生态公正视角下的内蒙古草原碳汇[D];内蒙古大学;2012年
4 唐波;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我国碳汇市场多主体动态博弈仿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赵亮;城镇区域碳源碳汇时空格局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6 孙钊;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新农村CDM项目碳汇优化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杨艳;太湖流域水稻种植系统温室效应、碳汇效应及收益评估[D];南京大学;2013年
8 王培;几种水生藻类的碳汇效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胡毅军;西南典型岩溶泉域岩溶地质作用的碳汇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郑洁;水生植物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对岩溶碳汇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89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289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