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罗斯托经济发展理论的本质追问与当代困境——由“中等收入陷阱”引发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12-26 20:35

  本文关键词:罗斯托经济发展理论的本质追问与当代困境——由“中等收入陷阱”引发的思考 出处:《河北学刊》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罗斯托 中等收入陷阱 资本悖论 形而上学


【摘要】:"中等收入陷阱"现象是对罗斯托经济发展理论的有力一击,究其学理原因在于罗斯托立足于形而上学的世界观,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来解释经济现象,无视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和代价——人们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条件下来争取自己的利益,现实中发展中国家由于拥有的社会资源、经济权力与发达国家完全不同,从而实际上能够争取到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也与发达国家完全不同,而承受的发展代价却是发达国家的双倍,从而很难实现起飞。这也启示着中国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迈进高收入国家行列必须走一条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的或数倍现代化道路,发挥大国优势,开拓发展空间,避免资本扩张悖论,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Abstract]:The "middle income trap" phenomenon is a powerful blow to Rostow's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theoretical reason is that Rostow based on the metaphysical world view theory to explain economic phenomena from abstract human nature, social conditions and people can only ignore the cos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their own interest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of social relations. The realit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due to have social resources, economic power a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which can actually get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space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 development cost is double bearing by developed countries, thus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achieve take-off. This also implies the Chinese to break the "middle-income trap" into the ranks of high-income countries must take a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countries or times of modernization, play a major role, pione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space, to avoid the paradox of capital expansion, to achieve economic and social harmon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探索》(16CZX001) 盐城工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项目《资本逻辑与中等收入陷阱》(MYA2016001)
【分类号】:F091.3;F124.7
【正文快照】: 根据罗斯托经济发展理论,一个国家大概需要20—30年的时间便可从“起飞”走向成熟,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然而反观现实,该理论从提出至今已有半个世纪,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少数十几个经济体能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迈进高收入国家行列之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f ;;“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经验与针对性[J];经济学动态;2011年12期

2 乔晓楠;王鹏程;王家远;;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验与对策——一个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年03期

3 曾祥炎;;“中等收入陷阱”生成的宏观产权分析模型[J];现代经济探讨;2013年04期

4 伍业君;张其仔;;“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解释[J];产业经济评论;2011年04期

5 纪玉山;关丽洁;;浅析“中等收入陷阱”形成机制及跨越对策[J];政治经济学研究;2013年00期

6 周冰;;市场经济和发展道路上的陷阱[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7 赵方;周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研究[J];学术探索;2013年01期

8 龙斧;王今朝;;从“中等收入陷阱”命题合理性看中国发展模式的性质与问题[J];政治经济学研究;2013年00期

9 王洪波;;经济名词[J];农场经济管理;2012年09期

10 杜曙光;刘刚;;“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学基础再发现[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陈向义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中等收入陷阱:超越纯经济学的理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吴撼地;正确认识和努力规避中等收入陷阱[N];人民日报;2012年



本文编号:1338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338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9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