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经济理论综述及最新进展
本文关键词:闲暇经济理论综述及最新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闲暇经济理论综述及最新进展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魏 翔 孙迪庆 来源: 发布时间:最新发布
闲暇经济理论综述及最新进展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闲暇经济理论综述及最新进展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闲暇经济理论综述及最新进展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济增长和经济周期。但是,现实世界大概只有2/3的产出波动可以由工作时间来解释,其余的部分需由闲暇时间来解释(Kvdland,1995等)。
为此,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学者开始分析闲暇时间中的教育时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随后的研究更多地使用总量劳动市场的RAM(Representative Agent Model)来进一步分析总的闲暇时间和其他类型的闲暇时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Kydland and Prescott,1982等),然而,该类模型中有些假设显然不合理,如它假定消费选择只有内点解,排除了消费者在不同时间进出劳动力市场的可能,它还假设闲暇的固有价格对所有消费者(甚至是异质消费者)都是相同的(Eichenbaum,Hansen andRichard,1985)。对这些不合理性进行修正并引入新的方法来论述闲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于是成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该领域经济学家感兴趣的方向,其中尤以爱森堡、汉森和辛格顿(Eichenbaum,Hansen和Singdeton,1988)的贡献较为突出。他们的证明导出了具有建设性的结论:1)引入闲暇后,经济可能存在多重均衡。具体地,当效用函数为道格拉斯(cobb-Dau—ass)形式、生产函数为劳动加强型时,社会计划者动态最优化的经济体可能分别存在唯一一个内点解或两个内点解或一个非内点解(此时投入到教育的时间为零)。该结论显然和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的单一稳态均衡点分析不同;2)人力资本对不同活动中的时间效率有不同的影响,所以最优的稳态增长率和时间分配依赖于初始财富构成;3)如果不考虑闲暇的外部性,则人力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比例更高、个体受教育时间在总闲暇时间中比例更高的经济体会增长得更快。
卡巴耶和桑托斯(Caballe和Santos,1993)以及奥提格瓦(Ortigueira,1994)在卢卡斯(Uzawa-Lueas)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研究由教育引起增长时考虑闲暇因素,认为全球的经济存在单一稳态均衡点。即使供给方因要素积累不递减而能够支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引入在工作与闲暇之间的选择在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比要素积累的生产率增长更快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一种没有内生经济增长的情况出现。一个原因可能是基于经验的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被用作闲暇时间的扩张。索罗(Solow,1992)认为在含有对数的效用函数中不存在此种问题。高科(Gocke,2002)认为,只有当一段时间之内的消费与闲暇的替代弹性为一的时候,才会出现内生经济增长。
谢(Xie,1994)在卢卡斯(Lucas)给出的具有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两部门的模型中,考虑当人力资本具有外部性影响时,给出了显示的人力资本存量、物质资本存量的显示路径,他得到了同一条平衡增长路径出现的多条收敛路径的情形。这种不定性是经济系统内生具有的局部或全局的不定性。之后,本哈彼伯(Benhabib,1994)在卢卡斯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休闲,他指出即使是处于相同初始条件、有相同初始禀赋的国家,也可能以完全不同的速度消费以及配置人力资本生产时间和物质资本生产时间。
闲暇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也有过充分的讨论。在新古典中,闲暇被看成是一种具有正的边际效用的“正常品”,闲暇的增加和物质财富的增加一样能增进个人福利。另一方面,作为正常品的闲暇,其价格就是实际工资率,个人对闲暇的需求与实际工资率之间表现为函数关系。因此,闲暇是经济系统本身的内生变量之一,它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不过,在早期那些有关经济增长的讨论中,闲暇的因素似乎被忽视了。
而且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通过人力资本外部性(Lucas,1988)等工作时间内生成的活动来解释,却回避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除了工作时间里的活动以外,闲暇时间(非工作时间)内的活动显然会对要素禀赋及要素积累过程产生类似的作用。
奥提格瓦(Ortigueira,1994)将闲暇作为经济变量之一纳入内生增长模型加以讨论,在奥提格瓦(Ortigueira)的讨论中,个人时间是一个常数,被用于工作、闲暇和接受教育3个方面,因此用于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时间增加都将使用于其他方面的时间减少,而将时间用于接受教育则能提高个人的人力资本积累,从而在未来得到一个较高的工资率,但同时也使闲暇变得更为昂贵。模型表明,在严格条件下,经济将存在惟一的稳定均衡增长路径。一些有关税收方面的文献(Stokey和Rebelo,1995)也表明,闲暇作为一个决策变量,,在确定不同的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起主要作用。
近10年来的研究将闲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主要表现为对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BC)的挑战。标准的RBC模型认为,技术冲击与非工作时间(闲暇)存在较高的负相关关系。但这一预测与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实际数据不一致——闲暇时间与技术冲击的关系几乎为零或正相关。谢伊(shea,1998)考察了技术冲击与生活要素投入(包括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是技术冲击只能对要素投入的周期性波动的很小一部分做出解释。更强劲的挑战来自加里(Gali,1999),他利用价格黏性模型和西方7大工业国的实际经济数据证明,技术进步会导致短期内工作时间的减少和闲暇时间的增加,由需求冲击引致的总产出和闲暇时间的变动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此加里(Gali)认为,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并非RBC所说的技术冲击,而是需求冲击。
六、结论
通过以上综述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第一,闲暇经济理论与目前国内的休闲经济学和国外的主流休闲学是截然不同的学科,它隶属于经济学的范畴,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第二,综观国内外闲暇经济理论研究,所采用的工具都是标准的经济学工具,研究内容日趋前沿化和高度化,这说明闲暇经济是一个新兴的研究学科。
同时,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第一,闲暇经济理论将幸福、教育等都作为变量纳入进来,为经济学提供了更广泛的解释力。第二,闲暇经济将民生幸福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中国创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上一页 [1] [2] [3]
本站关键词:毕业论文此论文来源于 小柯论文网[] []
本文关键词:闲暇经济理论综述及最新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9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39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