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国际公共品供给中的集体行动逻辑

发布时间:2018-03-25 05:25

  本文选题:国际公共品 切入点:囚徒困境 出处:《理论与改革》2015年03期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影响程度日益加深,共同面临的国际性问题越来越复杂,这些国际公共问题的解决需要国际合作,以跨国集体行动的方式提供国际公共品。然而,国际公共品收益的非排他性决定了各国参与供给激励不足,产生"搭便车"行为,导致跨国集体行动困境。但这一困境并非不可克服,有效的国际制度安排——选择性激励、替代性制度设计和集体结构优化,能够通过重塑各国的成本-收益结构,使其选择供给的收益高于不供给时的收益,进而形成合意激励,促进国际公共品供给的实现。以上构成了国际公共品供给中的集体行动逻辑。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he degree of interdependence and influence among the countries of the world is deepening, and the international problems they face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The solution of these international public problems require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roviding international public goods in the form of transnational collective action. However, the non-exclusive nature of the benefits of international public goods determines that countries' participation in the supply of incentives is inadequate, resulting in "free-rider" behavior. But this dilemma is not insurmountable. Effectiv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selective incentives, alternative institutional design and collectiv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can be achieved by reshaping the cost-benefit structure of countries, So that the income of the choice of supply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n-supply, and then form an incentive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public goods supply, which constitutes the collective action logic in the supply of international public good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财税机制与制度研究”(项目:13&ZD031),作者系项目参研人
【分类号】:F06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于宏源;;国际环境合作中的集体行动逻辑[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05期

2 樊勇明;;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解析区域合作的另一个理论视点[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光盛;;国际公共产品与中国—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关系[J];创新;2011年03期

2 贺平;;日本的东亚合作战略评析——区域性公共产品的视角[J];当代亚太;2009年05期

3 王玉主;;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与东亚合作主导权问题的超越[J];当代亚太;2011年06期

4 崔秋菊;;当前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22期

5 廖业扬;;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进程中的政府作用初探——兼谈广西开放带动战略的提升[J];东南亚纵横;2008年09期

6 王萌;何立胜;;国际贸易间政府行为外部性探讨[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姚玉斐;;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国际合作的博弈论分析[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于宏源;;环境容量与能源创新——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二元博弈视角[J];国际观察;2008年06期

9 苑基荣;;东亚公共产品供应模式、问题与中国选择[J];国际观察;2009年03期

10 于宏源;;中国和气候变化国际制度:认知和塑造[J];国际观察;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于宏源;;创新和限容:气候变化的二元竞争及对中国的启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2 朱天祥;;地区间主义参与全球治理:霸权如何起作用[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3 康晓;;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视角下的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兼论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可能贡献[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4 卢光盛;张励;;国际公共产品与中国—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关系[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仇发华;;六方会谈的特点、绩效及未来趋势[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五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婷;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史伟成;区域性公共产品与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D];复旦大学;2011年

3 白卫国;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自选择博弈研究及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4 张轶斌;开放教育资源(OER)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薛亚梅;罗伯特·吉尔平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罗鹏部;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白嵘;中国参与国际环境机制的理论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李荣庆;三种连锁经营发育的比较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9 宫笠俐;冷战后日本环境外交决策机制之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陈霞;区域公共产品与东亚卫生合作(2002-2009)[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逸畴;论北极地区之国际法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孙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邓恒;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博弈[D];暨南大学;2011年

4 乔文奇;中国—东北亚气候环境合作[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范春燕;论东亚区域性经济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盈;21世纪初中国与老挝经济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7 谢雯雯;全球气候问题与中美气候外交[D];山东大学;2011年

8 梁姣;低碳经济国际合作博弈分析与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王方华;中国与东亚区域经济的合作[D];湘潭大学;2011年

10 郑颖;合作博弈—气候变化国际问题的理论探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正毅;亚洲区域化:从理性主义走向社会建构主义?——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丽明;美国非赢利组织公共品供给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2年10期

2 张军;农村公共品供给的转型——体制、政策与筹资方式比较[J];调研世界;2003年04期

3 卢洪友;公共品供给效率制度设计的理论思考[J];财政研究;2003年06期

4 蒋佳林;关注民营经济的公共品供给机制创新[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陈来生;;全球性农业公共品供给问题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5年10期

6 赵则永,李钢;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制度缺陷分析[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5年04期

7 李洁;公共品供给困境的博弈分析与对策[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石清霞;;统筹发展城乡公共品供给制度[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王峻峰;;美国公共品供给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以社会保障视角[J];决策咨询通讯;2007年01期

10 杨川丹;;公共品供给与扩大内需[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何绍辉;;税费改革与乡村公共品供给[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2 胡豹;;城乡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差异性及统筹改革研究[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温来成;;多方合作与共赢:提高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能力之路[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俊;;公私利益选择与公共品供给动态有效性:经济思想史的视角[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5 李荣娟;;社区公共品供给的现实路径与创新举措——一项基于武昌区徐家棚街的调研[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 吕明晓;免费公交是公共品供给的创新[N];中国信息报;2005年

2 舒圣祥;从“糖丸事件”看公共品供给缺陷[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3 杨敬;让公共品供给更加充足[N];中国信息报;2007年

4 姜长云;创新城乡公共品供给机制[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5 杭州市物价局:吕明晓;从免费公交看公共品供给创新[N];经济参考报;2005年

6 舒圣祥;从“糖丸事件”看公共品供给缺陷[N];中国信息报;2006年

7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黄鹏进;警惕基层工作中的干群信任危机[N];新农村商报;2011年

8 记者 雷新;“新兴城区”普遍存在公共品供给不足[N];人民政协报;2008年

9 方 虹;如果中国只有10个村子[N];西部时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高慧斌;让农民享受公平的生存发展权利[N];辽宁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庞娟;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陈来生;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3 任重;教育、医疗公共品供给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闫威;地方公共品供给的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贾海彦;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经济行为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6 龚春霞;公共品供给和农地制度的选择[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赵鹏;基于公共品供给理论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德福;公共品供给的社会基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蔡勇;取消农业税后的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3 王峻峰;中美公共品供给制度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4 吕金芝;我国林业公共品供给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许方明;我国公共品供给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D];湖南大学;2007年

6 尹晓洲;我国区域间公共品供给的差异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卓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产性公共品供给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8 岑剑雄;我国公共品供给差异与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9 李亮;城市公共品供给对房价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赖尾英;福建林业公共品供给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61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661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7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