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二维理论及其马克思经济学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8-05-13 04:25

  本文选题:要素生产力 + 协作生产力 ; 参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摘要】:马克思的经济学在现代仍然在政治经济学一面大旗下发展,不仅不合时宜,也违背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已经从马克思的生产关系所有制理论发展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一步还可以从他的要素生产及其生产力理论和生产关系依赖理论,分别发展出马克思主义的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这种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理论需要,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的实践需要。
[Abstract]:Marx's economics still develops under the banner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modern times, which is not only out of date, but also contrary to the general law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We have developed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y from Marx's theory of ownership of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and we can further develop it from his theory of factor production and its theory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dependence of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Develop Marxist pure economics and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respectively. This development is not only the theoretical n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but also the practical need of the reform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014.1;F091.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一兵;作为马克思经济学研究前提的唯物史观的双重结构[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2 贺汉魂;许银英;;经济学及马克思经济学科学性的伦理之思[J];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3 李炳炎;新马克思经济学论纲[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张一兵;青年马克思经济学研究中的哲学转变[J];哲学研究;1997年11期

5 黄瑾;马克思论市场与市场开拓[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6 梁东黎;论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唯物史观的意义[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7 冯锋;略论马克思经济学总体方法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张晓明;;对劳动概念的再认识(之一)[J];哲学动态;1989年06期

9 小林须美子;吴斐丹;;目前日本的经济学[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0年06期

10 张盾;马克思与鲍得里亚:两种不同宗旨的理论生产过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培兆;;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历史命运[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谢凤华;古家军;;诚信的产生、缺失和构建——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思考[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胡世祯;;不应把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变成—个空壳——读《论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一文的几点思考[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郭毅;;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人的本质”思想比较——兼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科学内涵[A];中国首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炳炎;;新马克思经济学论纲[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炳炎;;新马克思经济学论纲[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杨文进;;论宏观体系的马克思经济学[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杨继国;;关于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几个问题[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9 朱富强;;如何理解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社会异化观:从社会分工到收入分配再到社会制度的三层次剖析[A];中国第四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理论构建、实践构建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大众化网络化论文集[C];2012年

10 李其庆;;马克思经济学视域中的金融全球化[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 顾海良;马克思经济学的来源[N];光明日报;2013年

2 王早霞;马克思经济学的当代价值[N];山西日报;2014年

3 程恩富;评《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继承与创新》[N];人民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于春晖;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10个问题[N];人民日报;2013年

5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 顾海良;马克思经济学方法发展轨迹[N];光明日报;2014年

6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 顾海良;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结构[N];光明日报;2014年

7 彭丽红;努力把握马克思经济思想的真谛[N];人民日报;2006年

8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李义平;马克思经济学的比较优势[N];人民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李成刚;程恩富: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的代表[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10 木土;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继承和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高嵩;马克思经济学的经济行为主体研究[D];北京大学;2005年

2 闫薇;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命题: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重构”、“辩护”和“修正”[D];吉林大学;2011年

3 郭毅;企业理论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D];厦门大学;2004年

4 贾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及运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5 任洲鸿;“新按劳分配”论[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81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881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5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