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的经济学分析:要素流转视角
本文选题:农村贫困 + 土地使用制度 ; 参考:《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摘要】: 经济学最大的目标就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怎样能让老百姓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富人们锦上添花无可厚非,但是给穷人们雪中送炭则更加值得称赞。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贫困,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伴随着中国的经济改革,农村贫困人口一直在减少,但非收入贫困现象依然比较普遍,同时,流动人口(本文主要指农民工)的贫困以及城市贫困开始凸显出来。 农民天然和土地联系在一起,可是为什么我国现在的贫困人口主要来自粮食主产区?这看起来是个悖论,也是本文写作的主要线索之一,本文的主体部分从生产方式入手,通过对生产要素以及劳动者的分析来解释我国的贫困问题,并努力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关于土地要素,为什么家庭承包制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而不能给农民带来富裕?有关土地使用制度可行的反贫困措施,及其条件是什么?(2)关于资本要素,农村扶贫信贷资金为什么收效不大?在农村信贷市场上互联方信贷合约为什么比正式的信贷机构(如农业银行)的效率要高?农村信贷市场信贷额“小”为什么是必要的?(3)关于劳动者,政府在医疗卫生、教育投入以及城市倾向政策方面初始的不平等,是怎样影响劳动者素质的?为什么这又导致了贫困群体收入上更大的差异?怎样通过计量给予进一步证明?(4)关于自然环境要素,自然环境的退化是导致贫困的原因之一,那么贫困反过来会导致自然环境资源的退化吗?其有效的反贫困措施是什么?(5)关于城市贫困,城市(户口)贫困的原因是什么?上海市出租车驾驶员(“隐形”贫困群体的案例)相对收入下降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农民工(城市流动人口)的工资低?为什么说农民工的贫困是一种“消费贫困”?其可行的反贫困措施是什么? 关于(1),本文的研究发现,家庭承包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是合作化生产的前提条件是减少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减少隐形失业,从而提出一个可行的反贫困土地使用制度创新:土地使用权入股的股份合作制+第一产业减员,二者缺一不可,第一产业减员可以理解为城市化,是合作化生产发挥其生产力优势的必要条件;关于(2),通过模型论证了农村信贷市场中的最优和约产生于互联方交易中,并尝试着提出包括农产品中间商的信贷体系,并论证了“小”额信贷是可以借鉴的成功的国际经验;关于(3),由于在医疗卫生、教育投入以及城市倾向政策方面初始的不平等→劳动者素质技能的差异→生产能力的差异→在劳动力市场被放大→收入差距的扩大(更大的不平等)。相应的反贫困措施:增加农村贫困地区的公共产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的供给,它的意义是多重的,不但可以提高贫困人口的劳动力素质,提高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地位,减少“非自愿”失业,同时还可减少城市人口的“自愿”失业。彻底放开户籍制度,贫困的继承性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通过现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当然了,比改革开放前有所松动,但是还不彻底)。实证分析印证了第三章的观点,要进行第一产业减员,因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同“家庭规模”负相关,而与“非农活动时间”(即在第二、三产业的时间)正相关;关于(4),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低收入地区对自然环境资源掠夺性开发,贫困和自然环境资源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在反贫困措施中,对那些“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区解决贫困问题的资金投入很大,且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脱贫致富问题,可重点采取“移民搬迁扶贫”,同时“退耕还林”;关于(5),城市(户口)贫困群体和农民工的共性是:缺少自己的组织。在反贫困中,必须加强其自身的组织建设,成立行之有效的组织,用一种声音说话,走出“奥尔森困境”。对于农民工来说,其工资低是因为其劳动力价值构成中只包括“维持劳动者自身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这一个部分,且遭受了制度性的歧视。从反贫困角度看,要彻底放开户籍制度,扩大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随着农民工阶层的出现,我国由“二元”转向了“三元”,这是一种进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的改革,是由农村经济体的内在矛盾决定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个“第三元”的农民工阶层只是一个过渡性的阶层,必然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
[Abstract]:The biggest goal of economics is how to let the people live a better life under the existing conditions . The rich people are more commendable . China ' s poverty problem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rural poverty .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 the rural poor population has been declining , but the phenomenon of non - income poverty is still prevalent . At the same time , the poverty of floating population ( mainly migrant workers ) and the beginning of urban poverty are beginning to highlight .
Farmers ' natural and land links together , but why the poor people in our country are mainly from the main grain production areas ? This seems to be a paradox , and is one of the main clues of this paper . What is the reason why the rural credit market is less effective ? ( 2 ) What are the reasons for the decline of the rural credit market ? ( 2 ) What are the reasons for the decline of the rural credit market ? ( 2 ) On the urban poverty , the urban ( account ) poverty , what is the reason why the rural credit market credit amount is lower ? ( 5 ) What is the poverty of the rural migrant workers as a " consumption poverty " ? What is the feasible anti - poverty measure ?
With regard to ( 1 ) ,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domestic contract system has its own limitations , but the precondition of cooperative production is to reduce the surplus labor force in rural areas and reduce the invisible unemployment .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nti - poverty ,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its own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 to establish effective organization , to use one sound to speak and to go out of " Olsen ' s dilemma " . In this sense , with the emergence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 it is a progressive re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internal contradiction of rural economy . At the same time , we should see that the " third element " peasant workers stratum is only a transitional stratum , which will inevitably become the real industrial worker .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06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晖;;改善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途径——昆明市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调查的思考[J];企业研究;2011年16期
2 王蕊;;农村贫困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1年20期
3 罗小兰;;垄断劳动市场下的最低工资减贫效应:以中国农村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4 朱斯娜;;马来西亚消除贫困的经验与实践对汕头市消除农村贫困人口的启示[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5 李远伙;吴沿路;;贫困县农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5年03期
6 白帆;林燕;胡棋智;;中国农村贫困状态依赖的实证研究——基于收入流动性分析视角[J];软科学;2011年07期
7 张小萍;;放大“两免一补”效应[J];新理财(政府理财);2009年06期
8 陈红梅;;转变房地产发展方式是解决住房问题的根本[J];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08期
9 刘景章;谢昕;;基于Shapley分解规则的中国农村经济益贫式增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10 ;要闻专递[J];农村经营管理;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洪宇;沈稚波;;逐步建立农村贫困老人养老保障制度的探讨——滨海农村贫困老人养老专项课题调查[A];江苏老龄科研文集[C];2003年
2 张志康;;云南农村贫困老人的现状及对策思考[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宋海祥;;从农村贫困监测结果看我省农村反贫困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A];青海省统计系统1998—1999年优秀统计论文选编[C];2000年
4 王洪宇;沈稚波;;逐步建立农村贫困老人养老保障制度——滨海农村贫困老人养老专项课题调查[A];江苏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选集(2000—2004)[C];2005年
5 李争;冯中朝;;对新形势下构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黄毅平;;浅议现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A];科学合理用地 人地和谐相处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田传浩;贾生华;;农地市场发育、耕地配置与反贫困——基于苏浙鲁村庄的经验[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于泽灏;;关注农村贫困女性 发挥政府扶助职能[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长健;曹俊;;湖北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以贫困地区扶贫建设为突破口[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10 陈鹏忠;严浩仁;;农村贫困群体犯罪原因及其预防对策——以社会代价论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军善;13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喜迁新居[N];金昌日报;2008年
2 李海峰;又有100户残疾人将住新房[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3 记者杨净茹;我市117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住进新房[N];唐山劳动日报;2009年
4 通讯员 张垠 记者 孙宜华;千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富起来[N];连云港日报;2009年
5 郭剑峰;我市515户农村贫困残疾人搬入新居[N];忻州日报;2009年
6 杜金存 陈涛;农村贫困残疾人住新房[N];江西日报;2009年
7 记者 张雯婧;爱心善款助农村贫困学子完成学业[N];天津日报;2009年
8 记者 田艳;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问题基本解决[N];南宁日报;2009年
9 山东省莱西市国土资源局 周百政;莱西土地使用制度变迁60年[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10 实习记者张灵;州直今年将有11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住上新房[N];伊犁日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军;基于水资源利用的松花江流域农村减贫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2 李明忠;贫困的经济学分析:要素流转视角[D];复旦大学;2007年
3 祝伟;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农村贫困[D];兰州大学;2010年
4 蒯小明;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发展中的国家责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杨靳;人口迁移与农村贫困[D];厦门大学;2003年
6 李石新;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中国农村贫困的减少[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王碧玉;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8 吕书奇;中国农村扶贫政策及成效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9 曲玮;基于地理环境约束的农村贫困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蒋凯峰;我国农村贫困、收入分配和反贫困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银霞;中国农村贫困救助制度的历史演变[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姜花云;农村贫困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准;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农村贫困对象瞄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4 马梅芳;农村贫困女大学生社会关系网络个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巩晶;近十年中国农村贫困的知识量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姜萍萍;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张献伟;甘肃农村贫困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吴石磊;农村食物价格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韩风磊;甘肃省农村贫困现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李玉洁;甘肃农村贫困性质的变化与扶贫模式再选择[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15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915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