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政策为何持续:新政治经济学的解释
本文选题:不良政策 + 寻租 ; 参考:《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摘要】:公共政策有好坏之分,不良的政策为何会持续?在主流解释路径的基础上,新政治经济学从政治过程、官僚、利益集团、个体选民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不良政策持续的原因。新政治经济学认为,从客观上看,政策过程是一个政治过程,受到机会主义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交易成本的约束。从主体上看,政策制定者的能力影响着政策的好坏及其变迁,而其对自身利益的追逐会掉入"暂时性收益陷阱"。利益集团为维护和增加政策收益,会倾向于构建"良好"的政企关系,通过寻租导致政策俘获,而政治市场中的个体选民,由于参与政策过程的成本太高,会倾向于选择对某种信仰或观念的偏好,形成"理性胡闹"。新政治经济学对不良政策持续的解释表明,推动不良政策变迁需要进行规则重塑,提高政策制定者的能力,提供激励机制防范政策俘获,推进政策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实现政策制定和执行现代化。
[Abstract]:There are good or bad public policies. Why do bad policies last? On the basis of the mainstream explanation path, the new political economy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persistence of bad policies from the aspects of political process, bureaucrats, interest groups, individual voters and so on. According to the new political economy, the policy process is a political process, which is constrained by the transaction cost caused by opportunism and asymmetric inform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ject, the ability of policy makers affects the quality of policies and their changes, and their pursuit of their own interests will fall into a "temporary benefit trap". In order to maintain and increase policy benefits, interest groups tend to build "good" relations between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resulting in policy capture through rent-seeking, and individual voters in the political market, because of the high cost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policy process, Will tend to choose a belief or a preference for ideas, forming a "rational nonsense." The continuing explanation of bad policies in the new political economy shows that promoting the change of bad policies requires remolding the rules,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policy makers, providing incentives to prevent policy capture, and promoting openness and transparency in the policy process. To modernize policy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JL078)
【分类号】:F0-0;D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龙;;新政治经济学的若干方法论分析[J];南开大学法政学院学术论丛;2001年00期
2 程继山;中国新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3 李增刚;刘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如何与新政治经济学结合[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李增刚;;权利、权力、自由及其代价——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J];文史哲;2009年04期
5 孙涛;;埃斯莫格鲁的新政治经济学研究评述[J];理论学刊;2009年03期
6 吴萌,高玉林;环境保护主体的行为勘定——一种新政治经济学的解析[J];理论与改革;2001年03期
7 王勇;;新政治经济学视界中的我国公共企业改革[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孙柏英;;新政治经济学与当代公共行政[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学者观点摘编[J];中国老区建设;2013年10期
10 张志海;;透视政府:一个文献述评[J];世界经济情况;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傅尔基;;以市场经济为主线 创新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市经济学会研讨综述[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丁杨;《新政治经济学讲义》深入思考正义与人生[N];中华读书报;2013年
2 穆土;对当代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探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李华芳;新政治经济学如何可能?[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厦门大学;剖析当代西方新政治经济学全貌[N];社会科学报;2008年
5 朱富强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特征、来源和缺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张群梅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人”:新政治经济学的革新与局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盖凯程 柏晶伟;创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构建新政治经济学体系[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8 马英举;新政治经济学,“新”在何处?[N];中华读书报;2014年
9 梁怡;政治学经济学融合新政治经济学回归[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国泰君安宏观经济分析师 王虎;突尼斯剧变的经济背景[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戴敏敏;中国地方政府转型的新政治经济学解释——上海经验与范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梅华;新政治经济学与新演化政治经济学的比较与综合[D];兰州大学;2010年
2 曾军荣;经济理性与新公共管理[D];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952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952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