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手’论”及其经济伦理意蕴
本文选题:习近平 + “看不见的手” ; 参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摘要】:"‘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的"‘两手’论",是习近平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观点之一。所谓"看不见的手",是由斯密率先提出、哈耶克深入挖掘和全面论述的市场经济自生自发的"无形之手",由这种"无形之手"形成的秩序相较于"有形之手"建构的"人造的秩序"具有更多优点。而"看得见的手"这一概念在西方经济学的语境中至少有四种内涵,除了第一种外,其余几种包括肯定政府干预、反对自由放任的内核。因此,"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背后隐含着鲜明对立的经济伦理取向。习近平政治经济学中的"‘两手’论",其蕴涵的第一个经济伦理取向就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伦理的彻底否定;第二个经济伦理取向就是要将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打造成托举和呵护"看不见的手"之手;而更重要的第三个经济伦理取向就是要让"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形成合力,在经济发展中运用这种合力的优势来赶超先进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Abstract]:The "two hands" theory of "invisible hand" and "visible hand" is one of the core viewpoints of Xi Jinping's political economy. The so-called "invisible hand" was first proposed by Smith. Hayek deeply excavates and fully discusses the spontaneous "invisible hand" of market economy. The order formed by this kind of "invisible hand" has more advantages than the "artificial order" constructed by "tangible hand". The concept of "visible hand" has at least four connot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western economics, except the first one, which includes the kernel of affirming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opposing laissez-faire. Therefore, "invisible hand" and "visible hand" implies a distinct opposition to economic ethics. The theory of "two hands" in Xi Jinping's political economy, the first direction of economic ethics contained in it is the complete neg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planned economy ethics. The second orientation of economic ethics is to build the "visible hand" of the government into the hand of holding and protecting the "invisible hand". And the more important third economic ethical orientation is to let the "invisible hand" and "visible hand" form a resultant force in promoting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use this resultant advantag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catch up with the advanced countries. The Chinese Dream of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研究”(10JZD0021)
【分类号】:F0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俊敏;论经济伦理的学科意义[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王玉旭;从“看不见的手”谈及其他[J];价格与市场;2002年03期
3 ;看不见的手[J];成人高教学刊;2003年06期
4 王铁锋;“看不见的脚”踩住了“看不见的手”[J];创造;2004年01期
5 何伟;东西方经济伦理观念的比较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李桂珍;市场经济伦理的社会意义[J];攀登;2005年04期
7 刘琳;;科学发展观的经济伦理解读[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8 聂文军;;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伦理得失[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李虹;;论经济伦理的多元化价值导向[J];经济纵横;2007年05期
10 薛为昶;;论“看不见的手”的社会伦理性质[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玉海;付玉川;;破解“看不见的手”之“谜”——价值规律内涵结构的“耗散结构”研究[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潘启雯;原来斯密当年对“看不见的手”持怀疑态度[N];上海证券报;2013年
2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孙宝强;“看不见的手”也是法治之手[N];深圳特区报;2013年
3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朱海就;澄清“看不见的手”[N];深圳特区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白乐;“看不见的手”的流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赵柒斤;“看不见的手”的缺陷[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年
6 巴曙松 王文强;回到亚当·斯密:从“看不见的脚”再到“看不见的手”[N];经济日报;2004年
7 张旺(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N];中国信息报;2002年
8 先耀;两只“看不见的手”在同时挥动[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9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周业安;“看不见的手”还须依赖一个前提[N];上海证券报;2009年
10 知名财经专栏作者 胡飞雪;谁真正读懂了斯密[N];上海证券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干坤;追寻自由——论经济伦理自由范畴本义[D];中山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林;论转轨时期的经济伦理变异[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聂超群;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探析[D];南昌大学;2008年
3 吴跃娣;基于社会矛盾化解的经济伦理功能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
4 朱成涛;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探析——从马克思主义视域看[D];云南大学;2010年
5 闫笑;斯密问题—亚当·斯密个人自利及其道德性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洁;论亚当·斯密的财富观及其经济伦理价值[D];河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25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025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