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党的十六大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及其理论发展评述

发布时间:2016-12-03 07:28

  本文关键词:党的十六大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及其理论发展评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党的十六大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及其理论发展评述

胡长青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及其理论发展呈现了3个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由构建阶段向全面完善阶段转变,市场经济理论更加注重自身的补充与完善;二是市场化改革由“点式”或“面式”突进向侧重制度建设和顶层设计转变,市场经济理论更加注重纵向提升发展;三是改革从侧重解决经济体制内在问题向关注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转变,市场经济理论更加注重横向统筹发展。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进一步融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及其理论实现了向深度和广度的延伸发展。[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制度建设;统筹;完善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12X(2014)—03—0017(04)

[作者]胡长青,副教授,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省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北京102488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在实践基础上的思想变革和理论创新作为先导的。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注入强大思想动力。其思想变革直接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立的标志是党的十四大以及十四届三中全会从理论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建构原则和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以后,我国国有企业冲破姓“公”姓“私”的束缚,改革方向更加明确。截止党的十六大,我国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明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以及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实现了关键性的跨越,也预示了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入新的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及其理论发展开始呈现新的显著变化。

一、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由构建阶段向全面完善阶段转变,市场经济理论更加注重自身的补充与完善

党的十六大以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向鲜明、针对性强。改革的主要对象是缺乏活力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重点致力于改革缺乏自我发展动力与面向市场活力的微观主体。改革最核心的内容是实现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改革路径是先放权后改制,先“双轨”,以渐进式改革逐步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后“并轨”

制。在此进程中,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初步形成。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本建立,并不等于建设新经济体制的任务已经完成。同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初步创立,也并不等于对新理论的探索已经结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在哪里?党中央给出的答案在于“完善”两字。早在党的十五大,党中央就提出新“三步走”发展战略,指出:我们要用10年时间,到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

[1]

17

REFORMOFECONOMICSYSTEM

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的时候,,使我们的体制更加完善和定型。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一,就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落实“新三步走”战略和党的十六大任务的具体部署。此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明确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为“决定性作用”

全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我国资源配置就可以自动优化,我国经济可以自动实现繁荣发展。实际上,我国经济体制才刚刚完成从计划向市场的转轨,它仍需要经过一个逐渐建立直至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完善工作如果处理不好,我国经济就很容易像许多国家那样陷入不规范的、低效的市场经济当中而苦苦挣扎,难以自拔。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正是基于这一思考,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下简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

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中,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特别是会《决定》

针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明确提出了以下深化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独立的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而企业是最主要的市场主体。我国企业改革的关键在于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和具有发展活力的市场主体。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企业制度,而现代企业制度的首要要求是产权清晰。实践证明,要真正做到产权清晰,必须以现代产权制度为保障。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被提上议事日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推动产权有序流转。此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明确,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无疑是对党的十四届三中

[4]

[3]

[2]

NO.3.2014

全会提出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和补充。更为重要的是,这方面的完善举措直接推动了我国公有制主导的混合股份制改革,实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结合。我国市场主体的改革理论更加完善了。

二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的市场体系环境,是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强化市场的统一性。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现代市场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和统一的市场监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还特别提出,要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等。培育和发展各类要素市场是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党中央抓住关键要素市场的重大问题,推进要素市场深化改革,使现代市场体系更加健全了。

三是继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健全以市场为基础的宏观调控是我国改革走向成熟的标志。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提出了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任务和要求,强调要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在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基础上,强调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另外,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推广政府购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坚持把又好又快发展作为搞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把推进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实现总量平衡作为搞好宏观调控的重要着力点,较好地保障了我国市场经济良性健康发展。

四是继续推进分配体制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另外,提出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

18

2014年第3期

度统筹发展。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党中央以解决重大问题为导向,敢于并善于抓住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的一系列关键问题,探索实践与理论突破,既体现了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强烈问题意识,也反映了党面对问题不回避、不退缩的责任担当和驾驭复杂局面、破解发展难题的卓越能力。

经济体制改革

》、《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权法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一系列重要经济法的颁布实施,法

构建了我国市场经济行为的法律边界。直至2010年,我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我国市场经济的法治基础和法治环境得到了有效提升与改善。

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作出《中共中,明确指出到2020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党中央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7]

二、市场化改革由“点式”或“面式”突进向侧重制度建设和顶层设计转变,市场经济理论更加注重纵向提升发展

我国市场化改革是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的。党的十六大以前,我国以“点式”或“面式”突进方式,逐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在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但是改革不再偏重充满不确定性的政策变革,而是更加注意结构性反思和理性的系统化制度设计。

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合作秩序不断拓展的过程。合作秩序的拓展,需要一个可理性预期的、可理性计算的支持系统,即通过制度来保障合作秩序。邓小平指

[6]

:“最重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制度是决定因素。”出党

[5]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的伟大事业,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

[8]

:工程。邓小平早在1992年就说过

“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

[9]

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我国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强调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向纵深发展。

三、改革从侧重解决经济体制内在问题向关注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转变,市场经济理论更加注重横向统筹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促进了社会财富与综合国力的持续大幅增长,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与此同时,新型经济体制与现有政治、社会、文化等体制不够协调配套的问题也愈益突出。进入新时期,我国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体现在民生问题、分配问题、生态问题、公共服务、城乡关系、区域关系等重要方面,住房、医疗、教育、环境等领域矛盾尤其突出。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历史阶段有重要关系,也与各方对市场规律把握不够,还不能够很好驾驭市场有关。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必然带动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以及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必然要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位一体,协调配套推进。

[11]

[12]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邓小平早就指出全面改革既

[10]

的十六大以后,我国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改革任务就是以更大的决心进一步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并努力建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制度体系,通过制度建设来巩固市场化改革成果且保障未来市场健康稳定及规范化发展。也就是说,新时期深化改,更要有“立”,“立”是主要的。党的十革,既要有“破”

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围绕消除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改革措施,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突破。譬如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农业税和屠宰税;成立国资委、银监会,深化财政、金融、税收、外汇、物价和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消除国家宏观调控职能及要素市场的体制性障碍;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体制性障碍等。特别值,《物得强调的是我国经济法律制度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包括经济体制内的全面改革,也包括经济体制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的整体协调配套改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我国全面改革提出了新构想和新思路,指出改革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

19

REFORMOFECONOMICSYSTEM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中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说明科学发展观本来就是与深化改革紧密关联、不可分割的,它标志着我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改革观的初步形成。之后,党的十七大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并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统一,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指出要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及时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为解决我国进入新时期面临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以成功的思想变革和理论创新为先导,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新时期改革向关注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转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建立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协调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之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后,我国经济建设的主攻方向改为落实“两个坚持”和“三

①我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个转变”

[14]

[13]

NO.3.2014

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实现了向深度和广度的延伸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为我国未来的全面深化改革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指导,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全国“一盘棋”的整体谋划、协同推进,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10][11][13]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改革开放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十年:从历史走向未来[M]136,138,141,143.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4.

[3]谢伏瞻,刘世锦.现代市场经济的五大特征[N].中国经济时报,2003-07-16.

[4]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的决定[

[5]刘金山.改革:从政策到制度[N].南方日报,2012-03-19.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08.

[7][1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7,3.决定》辅导读本[

[8]吴树青.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J].高校理论战线,2007,(02).

[9][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237.

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支撑。

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6年,中共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其中一项重大部署就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党的十七大在规划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以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实践意识明显增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和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基础上,将我国“四位一体”,我国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的建设格局提升为“五位一体”和谐发展及协调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三是着力协调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着力在“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上下工夫。努力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承受度统一起来,把改善民生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较好地解决了我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个人与集体等方面的利益协调问题。

总的来说,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既强调体制内在结构的补充和完善,又十分注重与其他各项改革的协同与统筹配套。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进一步融

①“两个坚持”是指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

。“三个转变”是指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0

博泰典藏网btdcw.com包含总结汇报、高中教育、自然科学、高等教育、经管营销、行业论文、出国留学、农林牧渔以及党的十六大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及其理论发展评述等内容。


  本文关键词:党的十六大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及其理论发展评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27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027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f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