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要素贡献、人力资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
【分类号】:F01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忠原;浅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要素贡献分配[J];改革与战略;2001年04期
2 钺士;按要素贡献分配[J];上海综合经济;2002年12期
3 汤在新;关于按要素贡献分配的两点补充[J];学术研究;2004年04期
4 王遐见,叶昌友;论按要素贡献分配机制的完善[J];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01期
5 崔永旺;;基于我国城市经济中的要素贡献率的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7期
6 黄家骅;居民要素贡献论[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9年01期
7 谷书堂;对“按要素贡献分配”及其与收入差距扩大关系的思索[J];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8 王文力;我国按要素贡献分配理论述评[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罗杰群;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与制度效率[J];发展;2003年12期
10 傅联英;李玲;;中部欠发达城市要素贡献的实证分析——以南昌1978-2004年为例[J];科技广场;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苏东斌;;个人经济收入的三大形态[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上海社会科学院 赵平之;按要素分配激发效率[N];社会科学报;2006年
2 赵红梅;我省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稳步提高[N];河北日报;2008年
3 张小也;“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主体是谁[N];光明日报;2003年
4 ;新经济呼唤商务新模式[N];国际商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徐培英;制度环境是影响金融资产质量的关键[N];经济参考报;2005年
6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商学院教授 孙涤;中美如何互动能双赢[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展祥;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要素贡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金鹏;中国经济增长中生产要素贡献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40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540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