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20:10
本文关键词:产业集群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全球化经济趋势的推动下,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产业集群在提升区域、国家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日益显现。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推进和社会产业分工的细化,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正在从传统的聚集经济转向创新优势。提升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能力、培育集群的竞争优势是我国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产业集群内,企业间以及企业与其他组织间可以有效地开展各种类型的合作和交流,增强合作双方之间的信任关系,因而集群通过自身及其密切的网络关系和地理集中性等因素产生和累积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的活动过程,技术创新的开展越来越强调创新主体与外界的互动以及创新主体内各部门之间的交互作用。社会网络中蕴含的社会资本对创新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以吸收能力在集群社会资本影响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产业集群和社会资本以及技术创新理论为依据,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集群社会资本划分为集群企业社会资本和集群区域社会资本两类,分析了集群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以及吸收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从而构建了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的模型,提出10条假设,并以上海安亭国际汽车城中的汽车相关企业为调研对象,运用信度分析、效度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了相应的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研究量表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水平;集群企业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有直接的显著影响;集群区域社会资本虽然对创新绩效没有直接显著影响,但吸收能力起到中间作用;而吸收能力在集群企业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另外,吸收能力的两个维度,潜在吸收能力对实现吸收能力有显著的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本文针对汽车城内企业提出以下建议:提高汽车城中企业间及企业与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快集群区域的文化环境建设;提高企业自身吸收能力。
【关键词】:集群社会资本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结构方程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062.9;F426.471;F22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11-14
- 1.1.1 研究背景11-13
- 1.1.2 问题的提出13-14
- 1.2 研究意义14-15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5-19
- 1.3.1 研究方法15-16
- 1.3.2 技术路线16-19
- 第2章 文献综述19-43
- 2.1 产业集群研究综述19-23
- 2.1.1 产业集群理论演进19-23
- 2.1.2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述评23
- 2.2 创新理论综述23-26
- 2.2.1 经济学视角的创新理论24
- 2.2.2 管理学视角的创新理论24-25
- 2.2.3 社会学视角的创新理论25
- 2.2.4 创新理论研究述评25-26
- 2.3 社会资本相关研究综述26-33
- 2.3.1 社会资本的社会学视角26-27
- 2.3.2 社会资本的经济学视角27-28
- 2.3.3 社会资本理论研究述评28-29
- 2.3.4 吸收能力相关研究综述29-33
- 2.4 产业集群社会资本、吸收能力、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33-40
- 2.4.1 产业集群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33-35
- 2.4.2 产业集群社会资本与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35-37
- 2.4.3 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37-40
- 2.5 本章小节40-43
- 第3章 基于吸收能力的集群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关系模型43-61
- 3.1 要素内涵界定及维度划分43-50
- 3.1.1 集群社会资本的内涵及维度43-46
- 3.1.2 吸收能力的内涵及维度46-49
- 3.1.3 创新绩效的内涵49-50
- 3.2 概念模型50-52
- 3.3 假设的提出52-61
- 3.3.1 集群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52-56
- 3.3.2 集群社会资本与吸收能力的关系假设56-57
- 3.3.3 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57-59
- 3.3.4 假设总结59-61
- 第4章 实证研究:以上海国际汽车城企业为例61-83
- 4.1 分析方法说明61
- 4.2 样本与数据收集61-68
- 4.2.1 问卷设计61-62
- 4.2.2 样本选择62-63
- 4.2.3 量表设计63-67
- 4.2.4 调研活动的开展67-68
- 4.3 样本分析68-76
- 4.3.1 样本描述性统计68-69
- 4.3.2 样本效度和信度检验69-76
- 4.4 结构方程分析76-81
- 4.4.1 分析方法简述76-77
- 4.4.2 模型建立77-81
- 4.5 政策与建议81-83
- 结论83-85
- 参考文献85-91
- 附录一91-94
- 附录二94-9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7-99
- 致谢9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缉慈;谭文柱;林涛;梅丽霞;;产业集群概念理解的若干误区评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2期
2 韦影;;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9期
3 孙永风;廖貅武;李垣;;转型背景下中国企业基于社会资本的知识管理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3期
4 黄中伟;王宇露;;位置嵌入、社会资本与海外子公司的东道国网络学习——基于123家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2期
5 向希尧;朱伟民;;产业集群中社会资本的作用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6期
6 崔志;于渤;郝生宾;;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对竞争优势影响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11期
7 高玲玲;黄志斌;;区域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的影响[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11期
8 崔志;于渤;崔];;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雷如桥,陈继祥;集群网络研究:一个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12期
10 许小虎,项保华;社会网络中的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10期
本文关键词:产业集群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69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