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及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0-07-19 06:12
【摘要】:纵观世界历史,反贫困问题一直贯穿各个国家发展的始终,而实现全人类共同富裕和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是马克思的理想追求,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的理想追求。马克思立足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对古典经济学家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学家思想的批判继承,在对贫困问题进行不断了解和深入,经过革命实践和理论斗争逐渐形成马克思反贫困思想。马克思反贫困思想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困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表现为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指明反贫困实践的道路和方向是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公有制。马克思反贫困思想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形成与发展,但通过对其梳理和研究,发现其科学性对我国反贫困事业推进的各个阶段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此,我国以马克思反贫困思想为指导,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我国反贫困事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经济转型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我国在反贫困实践中遇到新问题,发现新情况,准确把握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内在逻辑,对提出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反贫困路径,促进国家和社会繁荣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除绪论外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介绍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产生背景和理论渊源,从时代背景和阶级背景描述了马克思反贫困思想产生的条件,概述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对古典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学家反贫困思想的批判继承。第二章根据对马克思各时期的经典文本的研究,梳理了马克思反贫困思想从初次为贫困群众发声和对“理性国家”理念的动摇的萌芽阶段,到引起对反贫困问题的关注和认清贫困根源根源所在的形成阶段,到对反贫困思想进一步深化和探索反贫困实践方向的发展阶段。第三章详细描述了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主要内容,从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角度揭露贫困的根源,贫困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提出了反贫困的具体措施是要消灭剥削制度、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全人类共同富裕和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道明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具有阶级新和现实性的特征。第四章阐释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对我国反贫困事业发展的指导,首先概括我国在马克思反贫困思想指导下反贫困实践的条件,其次描述我国反贫困实践面临的困境,最后列举出在马克思反贫困思想为指导的前提下我国推进反贫困实践的具体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091.91;A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让·拉本斯;王显华;;古典经济学家看公共债务[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8年01期

2 东方朔;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伦理特质[J];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04期

3 杨瑞龙;当代东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及其比较[J];兰州学刊;1989年04期

4 周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理的理论特色[J];理论学习月刊;1989年12期

5 林地;;两位古典经济学家的学术之争[J];黑龙江粮食;2019年04期

6 李洪彩;市场象什么——对市场的一些零星认识[J];商业研究;1994年05期

7 纪明山;古典经济学家怎样理解财富和财富增长[J];南开经济研究;1987年04期

8 王志标;;古典经济学家的贫困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9 张长春;;投资与总需求在总供需变动中把握适宜投资增速[J];中国投资;2012年03期

10 安东尼;布鲁尔;沈思;;十八世纪经济学中增长的概念[J];经济资料译丛;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刘美玉;;经济增长动因综述[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马涛;肖绣文;;“经济人”与人文关怀[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3 赵茂林;任志安;;斯密“无形之手”思想发展及其影响再探讨[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4)[C];2015年

4 苏治;;全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了吗?——基于1970-2010全球经济数据的统计分析[A];《国际货币评论》2011年合辑[C];2011年

5 刘强;;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最优产业结构形成机制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8卷)[C];2007年

6 龚育之;;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A];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首次会议文集[C];2003年

7 杨克泉;袁美琴;;财税制度改革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研究[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8 李仙娥;刘惠敏;;时代变迁与创造价值要素的发展[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探析[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海就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现代经济学中的主观主义[N];深圳特区报;2017年

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周业安;衰退窘境下,信心从何而来——经济学的心理学传统之八[N];上海证券报;2009年

3 李朝晖;游走在事实王国和价值王国之间[N];华夏时报;2001年

4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朱海就;从合作秩序的角度认识市场[N];深圳特区报;2019年

5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朱海就;财富的奥秘在价格中[N];深圳特区报;2016年

6 李京文;经济学也要与时俱进[N];经济日报;2002年

7 关柏春;再论劳动的商品性质问题[N];企业家日报;2013年

8 朱海就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认识市场才能捍卫市场[N];深圳特区报;2015年

9 王南;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10 周天勇;中国的土地能容纳多少农牧民[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宁宁;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及当代启示[D];安徽大学;2019年

2 颜斌;古典二分法的历史渊源[D];厦门大学;2009年

3 魏现广;马克思的劳动分工观[D];兰州大学;2009年

4 郑秉樟;古典经济学家的农业经济思想[D];厦门大学;2008年

5 辛毅;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中工资理论的批判与超越[D];河南大学;2013年

6 刘国余;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互动的传导机制与福利的文献综述[D];山东大学;2011年

7 常红;生产力与科学发展观[D];黑龙江大学;2005年

8 刘峰;美国反垄断政策的演变对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启示[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9 欧阳建鹏;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陈亢;历史与归纳:莱斯利的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62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762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7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