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产业集群与中小城镇共生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16:16

  本文关键词:产业集群与中小城镇共生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为止已接近36年时间了,浙江的块状经济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开创了浙江模式。浙江的块状经济产生了许多年产值上百亿乃至上千亿的产业集群(从浙江统计网上了解到的数据进行计算)。但是浙江这种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是用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增长理论所能分析的,更不是我国其他地区所能照搬照抄的。导致经济飞跃式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在于,浙江经济虽然民营中小企业居多,但是他们的经营者大多具有敢于拼搏、敢于实践的冒险家的精神,并且这些独特的民营中小企业却聚集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即为浙江模式(这种模式并不是简单地被复印的)或经济地理学上的“产业集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产业集群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在推动中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鉴于目前的情况,开展产业集群与中小城镇关系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拟通过从共生角度出发来分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他们的共生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为达到上述论证效果,本文从新视角(共生的角度)探讨浙江省产业集群在促进中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机制及综合性作用,并对浙江产业集群与中小城镇共生的和谐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产业集群为浙江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高效的要素集聚模式,加速了浙江中小城镇经济发展规模、品牌效应及城镇化的速度,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浙江地区的中小城镇,不仅提高了地方经济及地方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具有经济集聚效应的产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工业园区等作为现代工业及农业的生产活动的重要区域,在带动中小城镇经济结构及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同时势必会引发产业、人口在就业结构及数量的变化,引起了经济效益的充分显现并从多角度地驱动中小城镇的结构演进,引导浙江的中小城镇向城镇化(或城市化)的发展,从而形成浙江省产业集群与中小城镇相辅相成的共生机制。
【关键词】:共生关系 产业集群 中小城镇 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海洋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127;F062.9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3
  • 第一章 绪论13-19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3
  • 1.1.1 背景13
  • 1.1.2 意义13
  • 1.2 文献综述13-17
  • 1.2.1 国内研究综述13-15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5-17
  • 1.3 研究方法17
  • 1.4 本文的创新点17-19
  • 第二章 理论依据19-23
  • 2.1 相关术语定义19-20
  • 2.1.1 共生的定义19
  • 2.1.2 产业集群的概念19
  • 2.1.3 中小城镇的定义19-20
  • 2.2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20-21
  • 2.2.1 集聚经济理论20
  • 2.2.2 专业化分工理论20
  • 2.2.3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20
  • 2.2.4 新经济增长理论20-21
  • 2.3 共生关系理论21
  • 2.3.1 共生理论产生背景21
  • 2.3.2 共生理论的内涵21
  • 2.4 产业集群与中小城镇共生关系评价的研究21-23
  • 第三章 产业集群与中小城镇的协调共生23-32
  • 3.1 产业集群助推中小城镇的发展23-30
  • 3.1.1 产业集群影响中小城镇的机制分析23-27
  • 3.1.2 产业集群对中小城镇发展壮大的重要作用27-30
  • 3.2 中小城镇为产业集群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30-32
  • 3.2.1 为产业集群打造良好投资环境30-31
  • 3.2.2 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31
  • 3.2.3 引导企业构建全新市场体系31
  • 3.2.4 为产业集群树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31
  • 3.2.5 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人才引进的政策支持31-32
  • 第四章 共生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32-41
  • 4.1 共生关系研究以浙江为例的原因和背景32-33
  • 4.2 浙江省产业集群与中小城镇发展现状33-36
  • 4.2.1 浙江产业集群分类33
  • 4.2.2 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33-35
  • 4.2.3 浙江省中小城镇发展现状35
  • 4.2.4 浙江产业集群与中小城镇的共生关系现状35-36
  • 4.3 共生关系的实例分析-以海宁市(县)皮革产业为例36-41
  • 4.3.1 相关指标定义36-37
  • 4.3.2 数据分析37-40
  • 4.3.3 结果分析40-41
  • 第五章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41-47
  • 5.1 存在的问题41-45
  • 5.1.1 产业集群的自身不足41-42
  • 5.1.2 企业外部环境的约束和市场经济的调整42-43
  • 5.1.3 中小城镇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影响43-45
  • 5.2 对策与建议45-47
  • 5.2.1 优化区域环境45
  • 5.2.2 加大教育科技投入45
  • 5.2.3 统筹全局可持续发展45-46
  • 5.2.4 加强内部的细化分工46
  • 5.2.5 加强品牌宣传力度46-47
  • 第六章 总结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柳钦;;专业化分工理论与产业集群的演进[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季六祥;我国品牌竞争力的弱势成因及治理[J];财贸经济;2002年07期

3 徐少君,张旭昆;1990年代以来我国小城镇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3期

4 孙云霞;刘银仓;;我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2期

5 李怀;辽宁省小城镇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机制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6 郑亚莉;簇群经济研究综述[J];当代财经;2004年01期

7 夏曾玉,谢健;区域品牌建设探讨——温州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10期

8 杜宁;赵民;;发达地区乡镇产业集群与小城镇互动发展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1年01期

9 康存辉;操菊华;;基于共生理论的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2年08期

10 姜爱林;工业化的涵义及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特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贤贵;餐饮产业集聚演化机制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产业集群与中小城镇共生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95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5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