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刘少奇经济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刘少奇经济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经济发展问题是事关世界各国安全、稳定和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个正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戮力同心谋发展,攻坚克难搞建设,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有一个现实需要我们正确对待的就是,尽管经历了65年的建设和发展,但是我们还属于发展中国家水平的这一发展现状没有变,发展是我国从容应对一切问题和困难的关键没有变,经济发展是我们当前各项工作中的核心,这一点也没有变。如何快速持续有效地推进当前中国的经济建设也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而要推进当前中国的经济建设向前发展,关键在于解决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的问题。因为只有经济发展了,我们的城乡差距才能逐步缩小,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国家的整体实力才能有更高的提升。 为了进一步增强全国人民对党和政府确定以经济为中心的信心和认同,克服过去经济发展中的弊端和不足,开阔当前经济发展的视野和思路,继续完善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我们有必要重新温习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领导的治经之道,施政之本,以求对当前经济发展有所借鉴和帮助。而要想梳理中国经济的发展脉络,刘少奇经济思想始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尽管我们当时还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上千疮百孔、混乱无序,社会主义建设上无头绪可循,无经验可鉴。但就是在这么一个极端恶劣和困难的状况下,刘少奇以其卓越的智慧、务实的作风、缜密的思维,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当时国情,切中实际需要的理论和见解,既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又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凝聚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本文以刘少奇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思想为研究课题,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刘少奇经济思想的根源、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同时剖析这些经济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推动当前我国经济的纵深发展。 第一部分为绪论。探讨了文章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研究现状以及选题的重点、难点、创新点。通过开展的叙述,明确文章的写作目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后文写作厘清了思路。 第二部分为刘少奇经济思想形成背景分析。主要梳理分析了刘少奇经济思想形成的背景,也就是当时面临的复杂经济局面,为下文经济思想研究提供依托。 第三部分为其经济思想形成脉络。主要是围绕新中国成立这一重大的客观条件的变化,搞清刘少奇的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体现在他的哪些思想当中,从而为我们进一步把握他经济思想内容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第四部分为其经济思想的主要概述。本章主要围绕刘少奇提出的这些经济理论和观点进行分析,这样既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清晰地理解刘少奇为新中国发展做出的贡献,同时也能够帮助人们对刘少奇有一个更全面、更正确的理解和客观认识。 第五部分为刘少奇经济思想不足和启示。这部分内容,一方面主要是要分析在刘少奇的这些思想中,有哪些是不符合当时的经济发展要求的;另一方面,要搞清他的经济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迪。这就能够使我们在一分为二正确看待刘少奇思想的基础上,对今天的改革开放有了一个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和把握。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 刘少奇 经济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092.7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16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3
- 1.1.1 研究目的12-13
- 1.1.2 研究意义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4
- 1.3 选题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14-16
- 第二章 刘少奇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思想形成的背景16-26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局面的复杂16-19
- 2.1.1 经济水平低下,经济建设不切合本国实际16-17
- 2.1.2 内外环境复杂,经济建设忽视中国特色17-18
- 2.1.3 忽视农业发展,经济建设脱离中国国情18-19
- 2.2 刘少奇本人理论功底的深厚和工作经历的独特19-21
- 2.2.1 理论功底的深厚19-20
- 2.2.2 工作经历的独特20-21
- 2.3 复杂环境下经济建设工作的展开21-26
- 2.3.1 理性分析新中国经济成分构成22-23
- 2.3.2 准确判断经济发展问题23-26
- 第三章 刘少奇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26-30
- 3.1 在新民主主义经济探索中基本形成26-27
- 3.2 在新民主主义经济探索中继续深化27-28
- 3.3 在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中中断28-30
- 第四章 刘少奇经济思想的主要内涵30-44
- 4.1 坚持将经济建设作为新中国的首要任务来抓30-31
- 4.2 坚持国营经济领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31-40
- 4.2.1 充分依靠国营经济31-32
- 4.2.2 利用并限制私营经济32-38
- 4.2.3 正确引导小农经济38-40
- 4.3 坚持农、轻、重工业思路40-42
- 4.4 适时完成社会主义过渡42-44
- 第五章 刘少奇经济思想的不足之处与对当代的启示作用44-50
- 5.1 经济思想的不足之处44
- 5.2 经济思想对当代中国经济建设的积极意义44-50
- 5.2.1 坚持实事求是,稳步前进的方针45
- 5.2.2 不搞主观主义,遵循客观经济规律45-46
- 5.2.3 不断创新,积极探索46-47
- 5.2.4 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建设的文明成果47-50
- 结语50-52
- 参考文献52-56
- 致谢56-58
- 在研期间学术成果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笑撰;刘少奇对外开放的经济思想之我见[J];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03期
2 费菊瑛;刘少奇建国初期经济思想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顾行超;;对毛泽东私营经济思想的创新及其意义——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邵志刚;;汉密尔顿的古典经济思想[J];世纪桥;2007年01期
5 杨蕤;;北宋时期经济思想的转型[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刘毅;孙洋;;论横井小楠的经济思想[J];理论界;2008年11期
7 张俊英;;近三十年以来范仲淹经济思想研究综述[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李素贤;论刘少奇经济思想的基本特点──纪念刘少奇诞辰100周年[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9 陈明祥;试论刘少奇经济思想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徐军,胡继堂;从孙中山经济思想看实现中国完全统一中经济因素的地位和作用[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石世奇;;论欲望、稀缺与先秦经济思想[A];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C];2002年
2 荆佳佳;;论杜佑对于管子经济思想的继承[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3 马晓珍;;浅析孙中山的经济思想——研究《实业计划》及当代价值[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顾钰民;;《资本论》中的制度经济思想研究[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侯典芹;希腊古风古典经济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孙智君;民国时期产业经济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3 赵麦茹;先秦诸子经济思想的生态阐释[D];西北大学;2007年
4 张卫莉;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刘平;中国转型期反腐介廉的经济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郑冬晓;胡锦涛经济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翟建宏;管子经济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占红;李大钊经济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张鹏;中国近代产业经济思想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熊慧;刘少奇与毛泽东的经济思想比较略论[D];湘潭大学;2006年
4 梁永康;“西学东渐”与晚清经济思想的近代化(1860-1911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景春梅;司马迁与亚当·斯密经济思想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6 祝艳华;中古时期英国农民的经济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7 赵R
本文编号:296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96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