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行为经济学在养老储蓄领域的助推应用

发布时间:2021-03-28 20:27
  "行为经济学之父"Richard Thaler因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获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Thaler利用行为经济学原理提出了"明日多储蓄"项目,助推美国养老金储蓄率的提高。在初涉养老金储蓄领域时,Thaler提出采取"自动加入"的方式提高员工养老储蓄参与率;接着提出采取"自动升级"的方式提高员工的储蓄率,最终形成了"明日多储蓄"项目。"明日多储蓄"项目具有自由家长主义性质,不仅能提高员工养老储蓄参与率、储蓄率,还能优化资产投资配置。该项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应用层面上,英国、新西兰等国家跟进推出了类似的养老储蓄政策;在研究层面上,一批后继研究者受此启发展开了个体养老金储蓄行为背后心理学机制的探索。结合中国养老储蓄三大支柱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们提出可利用框架效应、心理账户、默认选项、将损失程数由双程变为单程等行为经济学手段助推中国养老储蓄的发展。国家可以考虑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助推全社会养老金参与率和缴纳水平的提高。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进展. 2019,27(03)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养老储蓄领域存在的问题
3 Thaler在养老储蓄领域的贡献
    3.1 发展历程
        3.1.1 自动加入
        3.1.2 明日多储蓄
    3.2 对SMarT项目的评述
        3.2.1 SMarT项目是否能增加养老金储蓄总额
        3.2.2 SMarT项目的成本
        3.2.3 自由家长主义性质
        3.2.4 可借鉴的经验
4 养老储蓄领域的跟进研究
    4.1 实践上的跟进应用
    4.2 心理学机制的跟进探索
        4.2.1 未来自我连续性
        4.2.2 同伴效应
        4.2.3 缩小选择范围
        4.2.4 损失获得程数——解释SMarT项目的新视角
5 中国养老储蓄现状与改进展望
    5.1 中国养老储蓄的现状——共同性与特殊性
    5.2 改进养老储蓄现状的展望——助推的可能作用
        5.2.1 助推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5.2.2 助推提高企业年金参与率
        5.2.3 助推做大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5.3 将“双程损失变为单程损失”的助推新尝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分析与选择[J]. 赵学农.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2017(06)
[2]中国延税型养老储蓄政策的路径选择[J]. 杨燕绥,闫俊,刘方涛.  武汉金融. 2012(08)
[3]非正规制度影响下中国居民储蓄、消费和代际支持的实证研究——兼论儒家文化背景下养老制度安排的选择[J]. 孙涛,黄少安.  经济研究. 2010(S1)
[4]得失程数的变化:损失规避现象的新视点[J]. 刘欢,梁竹苑,李纾.  心理学报. 2009(12)
[5]博彩中奖后的毁灭[J]. 王增勤.  检察风云. 2005(04)



本文编号:3106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106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9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