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马克思恩格斯泛分工论视域中的城乡发展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2 02:03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等早期文本中,马克思恩格斯基于泛分工论的视角剖析了城市与乡村的分离运动与城乡关系的历史本质。城乡的分离与对立,是分工与所有制发展的必然后果与私有制条件下分工导致的社会历史矛盾的症候体现。因而,消灭城乡分立并实现城乡在更高历史阶段的融合发展,就构成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内在趋势与要求。就如何超越城乡对立的现实举措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大工业发展的基础性与必要性,但在"农业与工业的结合"等具体举措尚显空泛。这也显示了泛分工论视域下的城乡发展观内在的逻辑困境与理论局限性。 

【文章来源】:当代经济研究. 2019,(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泛分工论的历史逻辑及其与所有制关系
二、泛分工论视域下的“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三、作为工业文明内在对抗性症候的城乡对立及其后果
四、超越城乡对立的初步历史构想及其局限
五、简短的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空间话语与中国实践[J]. 刘怀玉.  理论视野. 2017(02)
[2]都市马克思主义导论[J]. 胡大平.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3]物质生产与自由活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个重大发展[J]. 姚顺良.  南京社会科学. 2010(09)



本文编号:3114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114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8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