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不确定性原理”何以被误导?——对经济学“只谈概率,不谈因果”的溯源批判

发布时间:2021-04-11 20:11
  晚近以来,以"不确定性原理"否定认识对象的客观性,进而否定真理的客观性,已然成为流行的学术思潮。在此背景下,热衷于"只谈概率统计,不谈因果关系"的问题导向,竟然成了经济学衡量科学含金量的定性标准。造成这种状况的理论源头之一,就在于对"不确定性原理"的误读和误导。(1)爱因斯坦等人指出的"EPR佯谬"表明,"不确定性原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新近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新形式的海森堡不确定原理,从而对经典的"不确定性原理"提出了挑战。(2)量子世界的"不确定性"到底是"观测结果"的不确定,还是量子世界"自身性质"的不确定,这仍是一个有待探究的问题。(3)在辩证逻辑看来,所谓"不确定性"不过是事物存在的正常状态;然而在形式逻辑看来,"不确定性"却是事物存在的悖谬。(4)只有在辩证法的视域中,量子世界才能得到"确定的"认识;只有辩证逻辑"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四维时空中的人类社会。(5)把"不确定性原理"解读成微观世界甚至宏观世界在本质上是"不可知"的,是一种"过度自信"的表现。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7(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 “不确定性”是微观世界的本质吗?
二 量子理论尚未给出明确结论
三 只有形式逻辑才会为“不确定性”苦恼
四 辩证法视域中的“不确定性”
五 “不可知论”的逻辑悖谬
六 量子信息与“不确定性”
七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确定关系的确定性——阐释的边界讨论之二[J]. 张江.  学术月刊. 2017(06)
[2]科学家验证新形式海森堡不确定原理[J].   前沿科学. 2011(04)
[3]从“0维”到“10维”——物理世界的奇妙景观[J]. 许槑.  物理通报. 2010(04)
[4]混沌、不确定性与经济学认识论[J]. 张雪魁.  江汉论坛. 2009(01)
[5]基于过度自信的相关研究及应用综述[J]. 黄健柏,杨涛,朱学红.  预测. 2007(03)
[6]经济演化思想的演进与走向[J]. 杨虎涛.  学术研究. 2006(04)
[7]所见即所能见——从惠勒的实在图示看科学与认知模式的同构[J]. 田松.  哲学研究. 2004(02)
[8]决定论究竟是什么?[J]. 张华夏.  中国社会科学. 1993(06)
[9]钱学森谈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以及物质世界的层次(五观)的问题[J].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1987(01)
[10]物理学的两项发展和哲学因果律问题[J]. 钟学富.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86(05)



本文编号:3131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131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e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