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由与解放:法兰克福学派总体性批判的视点
发布时间:2021-06-13 02:53
法兰克福学派的总体性批判建立在否定的辩证法的方法论基础之上,把发达资本主义看成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集中批判了后工业社会对人的整体压抑与绝对控制,并提出了反抗这种新控制形式的革命理论与斗争策略,寻求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的未来新出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启蒙理性和文化工业的批判,以及马尔库塞对单向度社会的批判及其总体性革命理论。尽管他们的分析视角和理论路径各不相同,但其总体性批判理论立足于马克思早期的异化理论,在本质上仍是一种基于抽象人本主义的文化批判与思想解放,不过是左派知识分子忽视了具体生产关系的理论抗争与头脑风暴。从其产生的新左派革命实践来看,"五月风暴"作为一块试金石,从表面上看显示了法兰克福学派总体性批判的现实生命力,但从根本上说也深刻暴露了其理论的片面性与局限性。
【文章来源】:国外理论动态.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现代性诊断中的“风险”意蕴[J]. 杨海. 广东社会科学. 2017(06)
[2]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的影响及其意义[J]. 贺翠香.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01)
[3]接受与误读: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在中国[J]. 尤战生. 山东社会科学. 2011(10)
[4]从总体性哲学到和谐社会——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J]. 张康之,程倩.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06)
[5]技术的伦理与政治意含[J]. 高亮华.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4(04)
本文编号:3226841
【文章来源】:国外理论动态.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现代性诊断中的“风险”意蕴[J]. 杨海. 广东社会科学. 2017(06)
[2]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的影响及其意义[J]. 贺翠香.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01)
[3]接受与误读: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在中国[J]. 尤战生. 山东社会科学. 2011(10)
[4]从总体性哲学到和谐社会——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J]. 张康之,程倩.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06)
[5]技术的伦理与政治意含[J]. 高亮华.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4(04)
本文编号:3226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226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