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对象还是身体?《巴黎手稿》中自然与工业之辩

发布时间:2021-07-07 19:00
  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详细阐述了自然界在人类的一般活动中构成人类感官身体和无机身体的过程。工业活动作为这种一般活动的现代形式,使得人类与自然对象性关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狭隘性始终宰制着近代以来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异化劳动不仅造成了劳动主体与劳动对象、劳动产品相对立,更使得人类与自然同时丧失了各自的"身体"。因此,只有克服了劳动的异化形式,才能使得工业活动完成劳动主体与自然界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从而推动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共同发展。 

【文章来源】:浙江学刊.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作为对象的自然:人类本质力量之源
    (一) 对象化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源性存在方式
    (二) 作为对象的自然的具体存在方式是多元和辨证的
二、互为身体:工业生产视野下的人与自然的生成
    (一) 工业和技术才是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的真正实现, 而由工业活动所促成的“人本学的自然界”构成了自然的身体
    (二) 不论工业和科技的对象化活动如何强大, 人类的身体仍然是与自然的身体相统一的
三、一种解放的可能:重新复归的身体和对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文学与城市文学的融合困境——反思当代生态文学中的城市意象建构[J]. 黄仲山.  浙江学刊. 2015(06)
[2]人工自然:生态嵌入与经济循环[J]. 张斌,赵英才.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02)



本文编号:3270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270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6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