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6 10:18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按劳分配是马克思分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马克思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但是,马克思按劳分配设想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确立的理论基础、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前提。我们必须科学地理解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 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在我国的实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考察: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时期。第二个阶段是市场化改革初期。第三个阶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按劳分配理论相继取得许多新突破:不再以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条件,不再以单一的按劳分配为收入分配的唯一方式,不再以单一的计划作为分配的手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按劳分配有它的新特点和新的实现形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日益完善,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也将会更加灵活与多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努力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与具体国情相匹配的按劳分配,不能混淆按劳分配的本质与其具体的实现形式,要坚持按劳分配的本质属性,同时要积极地探索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按劳分配面临着诸多问题。居民总体收入、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分配不公日益明显。面对这些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按劳分配制度是我们急需探讨与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按劳分配 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046;F124.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导论8-14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与意义8-9
  • 二、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趋势9-11
  • 三、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1-12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12
  • 五、本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12-14
  • 第一章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14-22
  • 第一节 按劳分配理论的提出及其实现条件14-17
  • 一、按劳分配理论的提出14-15
  • 二、按劳分配理论的实现条件15-17
  • 第二节 按劳分配理论的内涵17-20
  • 一、按劳分配就是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18
  • 二、按劳分配不是“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18
  • 三、劳动券是按劳分配的直接实现形式18-19
  • 四、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按劳分配的计量尺度19
  • 五、按劳分配不是平均主义19-20
  • 第三节 科学地理解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20-22
  • 一、马克思按劳分配的历史进步意义20-21
  • 二、马克思按劳分配的历史局限性21-22
  • 第二章 按劳分配理论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22-32
  • 第一节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对按劳分配制度的探索22-26
  • 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22-23
  •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弊端23-24
  • 三、计划经济体制下未能实现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的原因24-26
  • 第二节 市场化改革初期(1979-1991年)的按劳分配制度26-28
  • 一、农村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6-27
  • 二、国有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实行“工效挂钩”工资制27-28
  • 三、党的十三大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原则28
  • 第三节 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1992--)按劳分配的实现28-32
  • 一、党的十四大以来的按劳分配制度29-30
  • 二、新阶段按劳分配理论取得的新突破30-32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32-44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制度的新特点32-34
  • 一、按劳分配的主体不同32-33
  • 二、分配的对象不同33
  • 三、用来计算劳动量的尺度不同33
  • 四、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方式并存33-34
  • 第二节 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具体实现形式34-37
  • 一、在全民所有制经济中34-35
  • 二、在集体所有制经济中35-36
  • 三、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36-37
  • 第三节 区分按劳分配的实质与其具体实现形式37-40
  • 第四节 按贡献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最佳实现途径40-44
  • 一、按贡献分配的内涵41
  • 二、按贡献分配的内容41-42
  • 三、按贡献分配的要素主体42-43
  • 四、按贡献分配的意义43-44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按劳分配面临的问题44-51
  • 第一节 个人收入差距持续扩大44-48
  • 一、居民总体收入差距拉大44-45
  •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45-46
  • 三、行业收入差距拉大46-47
  • 四、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拉大47-48
  • 第二节 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突出48-51
  • 一、缺乏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48-49
  • 二、非法收入的存在49
  • 三、非正常收入的存在49
  • 四、获得收入的机会不公平49-51
  • 第五章 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完善按劳分配制度的对策建议51-67
  • 第一节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地位51-53
  • 一、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不动摇51-52
  • 二、要全面科学贯彻按劳分配52-53
  • 第二节 新的历史条件下按劳分配制度的进一步完善53-67
  • 一、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54-55
  • 二、深化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确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55-57
  • 三、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57-61
  • 四、建立税收综合调控体系61-63
  • 五、优化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63-65
  • 六、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65-67
  • 结语67-68
  • 参考文献68-70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70-71
  • 致谢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爽平;;关于按劳分配是趋势还是现实的探讨[J];高校理论战线;2008年09期

2 李厚廷;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释读误区[J];河北学刊;2004年04期

3 邱炜煌;邱依;;不能动摇按劳分配为主体[J];红旗文稿;2006年22期

4 刘俊奇;按劳分配论析[J];江汉论坛;2000年02期

5 李海飞,谢颖;建立有效的个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体系[J];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6 关柏春;也谈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和劳动价值论三者之间的关系——与何雄浪、李国平先生商榷[J];经济评论;2005年01期

7 张燕喜;;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几点再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04期

8 李小芳;按贡献分配的实质是按劳分配[J];社会科学家;2004年06期

9 邹升平;;正确理解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及其实现途径[J];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01期

10 赵冰;;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爽平;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武汉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28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1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