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户感知的森林碳汇扶贫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15 07:26
伴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化和森林碳汇项目时间的深入,项目实施区域农户在森林碳汇项目实施、持续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日益突出。农户对实施森林碳汇项目开发的价值评判决定其行为态度,在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与减贫双赢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文章借鉴感知价值理论构建了农户森林碳汇扶贫效应感知价值理论模型,基于典型民族地区抽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户对森林碳汇项目开发扶贫效应感知价值与其支持项目后期运营意愿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大规模造林再造林项目开发取得较为明显的扶贫效应,包括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2)农户对森林碳汇扶贫开发利大于弊的赞成率为72. 56%,农户愿意支持森林碳汇项目后期运营的赞成率为69. 82%,利大于弊的感知价值对农户支持项目后期运营的意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3)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直接影响森林碳汇扶贫效应感知价值。其中,感知利益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依次为感知经济利益>感知社会利益>感知生态利益,农户对触及自身切身利益的森林碳汇扶贫开发经济利益感知最高,尤其是对森林碳汇项目开发对外来投资引入的最为敏感。感知风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影响程度依次为感知情境风...
【文章来源】:南方经济. 2019,(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框架
(二)研究假设
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数据来源
(二)描述性分析
1. 样本特征
2. 感知价值状况
四、结构方程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一)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二)信度、效度检验及探索性因子分析
(三)结构方程模型拟合
(四)假设检验结果与解释
五、主要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扶贫视域下的森林碳汇研究综述[J]. 曾维忠,刘胜,杨帆,傅新红. 农业经济问题. 2017(02)
[2]不同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模式中农户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 朱新华,王晗. 资源科学. 2016(09)
[3]民族贫困地区居民的旅游扶贫影响感知研究——以重庆石柱县黄水镇为例[J]. 秦远好,马亚菊,刘德秀.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8)
[4]林农森林碳汇项目持续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 杨帆,曾维忠,张维康,庄天慧. 林业科学. 2016(07)
[5]森林碳汇扶贫:理论探讨与现实思考[J]. 曾维忠,张建羽,杨帆. 农村经济. 2016(05)
[6]四川省林业碳汇项目实施的比较分析[J]. 李金航,明辉,于伟咏.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5(03)
[7]农民对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价值感知及其影响因素[J]. 何可,张俊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10)
[8]从理性人到行为人:评行为经济学对新古典正统理论的挑战[J]. 莫志宏,申良平. 南方经济. 2014(07)
[9]基于农户感知的生态补偿效应分析——以黑河中游张掖市为例[J]. 张方圆,赵雪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03)
[10]林业碳汇交易可借鉴的国际经验[J]. 陆霁,张颖,李怒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12)
博士论文
[1]农户感知价值对其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行为的影响研究[D]. 韩成英.华中农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85287
【文章来源】:南方经济. 2019,(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框架
(二)研究假设
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数据来源
(二)描述性分析
1. 样本特征
2. 感知价值状况
四、结构方程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一)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二)信度、效度检验及探索性因子分析
(三)结构方程模型拟合
(四)假设检验结果与解释
五、主要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扶贫视域下的森林碳汇研究综述[J]. 曾维忠,刘胜,杨帆,傅新红. 农业经济问题. 2017(02)
[2]不同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模式中农户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 朱新华,王晗. 资源科学. 2016(09)
[3]民族贫困地区居民的旅游扶贫影响感知研究——以重庆石柱县黄水镇为例[J]. 秦远好,马亚菊,刘德秀.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8)
[4]林农森林碳汇项目持续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 杨帆,曾维忠,张维康,庄天慧. 林业科学. 2016(07)
[5]森林碳汇扶贫:理论探讨与现实思考[J]. 曾维忠,张建羽,杨帆. 农村经济. 2016(05)
[6]四川省林业碳汇项目实施的比较分析[J]. 李金航,明辉,于伟咏.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5(03)
[7]农民对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价值感知及其影响因素[J]. 何可,张俊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10)
[8]从理性人到行为人:评行为经济学对新古典正统理论的挑战[J]. 莫志宏,申良平. 南方经济. 2014(07)
[9]基于农户感知的生态补偿效应分析——以黑河中游张掖市为例[J]. 张方圆,赵雪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03)
[10]林业碳汇交易可借鉴的国际经验[J]. 陆霁,张颖,李怒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12)
博士论文
[1]农户感知价值对其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行为的影响研究[D]. 韩成英.华中农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852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285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