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本论》第一卷中的拜物教批判
发布时间:2017-05-02 08:10
本文关键词:论《资本论》第一卷中的拜物教批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马克思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也日益发达。生产工具主要分为“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和“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不同的生产工具对人的生存状况有不同的影响:在前一种情况下,即在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的情况下,各个人受自然界的支配,在后一种情况下,他们受劳动产品的支配。因此在前一种情况下,财产(地产)也表现为直接的、自然形成的统治,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则表现为劳动的统治,特别是积累起来的劳动即资本统治。这里马克思已经初步阐明了“人的依赖关系”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之间的关系,同时表明人类社会存在这样一个阶段,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通过第三者的形式实现的。 在拜物教徒所处的社会群体中,马克思认为“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可以说是颠倒地表现出来的,就是说,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一种社会生产关系采取了一种物的形式,以致人和人在他们的劳动中的关系颠倒的表现为物与物彼此之间的和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是他社会批判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方面的批判,揭露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也是他的似自然性理论中对物役现像的深刻说明,它的主要理论意义在于对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相互颠倒这一客观事实,以及对资产阶级经济学所掩盖其实质的意识形态性质的揭露。
【关键词】:马克思 资本论 拜物教 商品 货币 资本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091.91;F01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导言7-13
- (一) 马克思对拜物教概念的使用7-8
- (二) 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发展过程8-13
- 1、“物支配人”问题的出现8-10
- 2、“物”和“形式”的区分10-11
- 3、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初步形成11-12
- 4、拜物教批判理论的确立12-13
- 一、《资本论》第一卷中的拜物教批判13-39
- (一) 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分析13-15
- 1、商品的二因素13-14
- 2、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14-15
- (二) 货币拜物教15-21
- 1、相比商品,货币有更加耀眼的拜物教性质16-17
- 2、货币拜物教性质的解密——货币的发生学考察17-21
- (三) 资本拜物教21-27
- 1、货币转化为资本21-24
- 2、资本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24-26
- 3、资本关系的消失:工资形式26-27
- (四) 拜物教批判的作用27-39
- 1、商品拜物教性质揭秘27-33
- 2、马克思的资本批判——对部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货币拜物教观念的清算33-35
- 3、马克思的资本批判35-39
- 二、拜物教批判的当代视域39-45
- (一)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39-42
- (二) 法兰克福学派对马克思思想理论的继承42-45
- 1、社会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42
- 2、法兰克福学派思想的发展42-45
- 总结:拜物教批判的当代价值45-50
- (一) 加深对社会本质的认识45-48
- (二) 反思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弊端48-49
- (三) 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指导下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49-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一兵;拜物教:人跪倒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理性批判[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6年01期
2 鲁品越;货币化与价值世界的祛魅——现代化进程中货币功能的哲学透视[J];江海学刊;2005年01期
3 孙承叔;;资本与现代性——马克思的回答[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张一兵;《资本论》:一种历史现象学的成熟表述[J];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03期
5 张艳伟;;从自我异化到关系异化——对马克思异化观的再思考[J];社会科学家;2013年04期
6 张一兵;;物·关系·拜物教:一场已经被忘却的思想交锋——评1908年普烈汉诺夫与波格丹诺夫的哲学论战[J];学术论坛;2007年03期
7 王善平;;现代性:资本与理性形而上学的联姻[J];哲学研究;2006年01期
本文关键词:论《资本论》第一卷中的拜物教批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0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40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