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源于“反常”终于“常理”的禀赋效应

发布时间:2021-10-12 18:10
  如果忽略收入影响和交易成本,愿意为一样物品支付的价格应等于愿意出售的价格。而塞勒教授却发现,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反常"现象,个体会对自己所拥有的物品赋予更高的价值,造成"愿意支付价格"和"愿意出售价格"的不一致。塞勒利用预期理论中的损失厌恶对这些反常现象进行解释,并将该现象称为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此后,众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该效应进行了探索和论证。文章详细梳理了禀赋效应的多种解释机制,包括损失厌恶、心理所有权理论、偏差的认知过程以及进化的观点等,论证了禀赋效应符合"常理"的原因,同时也探讨了禀赋效应在商业销售策略和政府拆迁政策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进展. 2019,27(03)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反常”的解读:葡萄酒之谜
3“常理”的验证:理论的争论与发展
    3.1 损失厌恶 (loss aversion)
    3.2 心理所有权 (the ownership effect)
    3.3 偏差的认知过程 (Biased cognitive processing)
        3.3.1 注意分配
        3.3.2 记忆提取
        3.3.3 参照价格理论
    3.4 进化的观点
    3.5 实验情境的诱导
    3.6 总结:理论的整合
4 应用:小心机与大策略
    4.1 买家与卖家的较量:“剁手”与“洗手”
    4.2 政策建议与应用:巧搬钉子户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作为异质性偏好的禀赋效应:来自神经经济学的证据[J]. 郭文敏,杨思佳,罗俊,叶航.  南方经济. 2017(04)
[2]禀赋效应的行为和实验经济学研究进展[J]. 连洪泉,董志强,张沛康.  南方经济. 2016(11)
[3]农地整治项目农户利益损失补偿研究——基于禀赋效应理论的实证分析[J]. 吴诗嫚,杨钢桥,赵微.  中国土地科学. 2015(11)
[4]农地流转的市场逻辑——“产权强度-禀赋效应-交易装置”的分析线索及案例研究[J]. 罗必良.  南方经济. 2014(05)
[5]最优化与满意型决策风格孰优孰劣?[J]. 朱冬青,谢晓非.  心理科学进展. 2013(02)
[6]禀赋效应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赵伟华,索涛,冯廷勇,李红.  心理科学. 2010(05)
[7]禀赋效应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J]. 刘腾飞,徐富明,张军伟,蒋多,陈雪玲.  心理科学进展. 2010(04)
[8]禀赋效应对产品更换决策的影响[J]. 黄劲松,孙建伟.  心理学报. 2009(08)



本文编号:3433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433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c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