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制度选择——基于权力结构的理论剖析

发布时间:2021-10-15 12:22
  权力结构是从资源到利益分配过程中的基本作用因素,社会主体的资源配置偏好和社会制度的赋存状态共同决定了经济博弈过程中各主体间的权力结构。由生产性分配权力、非生产性分配权力和权力倾向性系数构成的权力函数证明,非生产性分配权力对等是实现参与人收益最大化的条件。从长期分配过程看,倾向性系数决定社会主体对收入差距的容忍程度,一旦差距超出可容忍范围,资源短缺方便可能采取极端分配方式,继而造成产出效率损失和社会秩序失控。因此,制度的顶层设计应在保证公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础上通过调整生产性分配权重调动更多社会主体通过生产投入提高个人收益,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进而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2018,(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制度选择——基于权力结构的理论剖析


资源形成权力的示意图

产出曲线,数值


?宰试碋1和E2的大小,那么,生产函数可以写作I=A(E1/S1+E1/S2)S。这里A表示除生产性资源以外其他要素对生产的贡献,比如生产技术水平、地域生产条件等,且假设均为外生变量,不受两个生产主体决策的影响,其合作化生产函数为规模收益不变,参数S表示互补性指数,随着合作的增进也会升高。当S越来越高时,等产量曲线的凸率也会逐渐增加;S=1时,生产函数转变为线性函数,这是一种极端状态;当S值小于1时,生产性资源投入得到的边际产出将始终在增加,但这是不可能的,因此S的最小取值为1。图2S取不同数值时合作产出函数的等产出曲线参与生产活动的两个主体对合作产出I进行分配,双方的分配比例分别为p1和p2,并且p1+p2=1,所以参与人的收益可以表示为Ii=piI(其中i=1,2)。分配规则是通过讨价还价机制确定分配比例。按照经济学对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一般假设,其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获得产出,同时为了简化问题假设所有的资源投入均无成本损耗。2.权力结构的设定本文强调分配不仅是单纯的经济领域的活动,而且是与社会活动各方面息息相关的基础性活动,以至于分配原则存在着多样性。新古典经济学强调资源的贡献程度,所以按贡献分配可以成为一种分配原则;而制度经济学则强调产权的重要性,明晰的产权可以作为新财富分配的依据;福利经济学强调个体与集体的福利和幸福感,因此罗尔斯主义的分配思想为人接受。本文在此不纠结于应该遵从哪一种分配原则,而是基于普遍的分配结构设计分配权力。我们将资源分为生产性资源E与非生产性资源F,其差异在于生产性资源参与合作生产活动,决定产出水平;非生产性资源则不进入生产领域。而在分配环节生产性资源和非生产性资源均发

产出水平,非生产性,合作生产,参与人


中-i表示参与人i的合作者。2.倾向性系数α影响合作产出与分配的模拟分析首先,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权力倾向性系数α对参与合作生产的双方长期分配的影响。为了将考察重点集中在倾向性系数α,假设0期合作双方初始禀赋差距在可容忍区间内,而且经济存在内生增长动力(A>1),因此不妨设生产函数为I=2(E1+E2),将α分别取值0.1、0.5和0.9,代表分配制度对生产性分配活动的不同倾向程度,并以100期作为模拟时长,考察在最优分配权力结构下合作双方的产出(对数值)路径以及同合作生产者之间的分配比值,如图3和图4所示。由图3,当倾向系数α越大,合作产出越快速增长。此时由生产性资源构成的分配权力在权力函数中的比重更大,资源所有者通过生产性资源投入而获得的产出大于其通过非生产性资源投入获得的产出,因而合作生产活动的参与者更愿意将资源投向生产性活动,继而形成较高的合作产出水平。反之,当权力倾向系数较小时,参与人便愿意利用对非生产性分配权力的投入获得更高的收益,不愿意将资源投向生产性活动而转向参与非生产性的分配活动,但这会导致整个合作生产水平降低。图3对数化的合作产出水平图4合作生产者的收入比例关系从图4可以看出,α处于(0,1)区间时经过一段长的时间后两个参与人的收入比例都将趋于1,即双方的收入趋于均等化,这充分体现了非生产性分配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功能。为了形成对比,图4还给出了不存在非生产性分配过程时(即α=1的情况)两个参与人的收入比例关系(图中下方虚线所示),此时两个参与人的收入比始终等于初始资源禀赋的比值,无法实现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但当α减小至(0,1)区间,非生产性分配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即刻显现。因此,就全社会而言,非生产性分配是对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最优收入分配制度探析——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倒“U”形影响的启示[J]. 靳涛,邵红伟.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6(05)
[2]富爸爸、穷爸爸和子代收入差距[J]. 李任玉,杜在超,何勤英,龚强.  经济学(季刊). 2015(01)
[3]代际间的职业流动与收入流动——来自中国城乡家庭的经验研究[J]. 周兴,张鹏.  经济学(季刊). 2015(01)
[4]权力结构、强化市场型政府和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异化[J]. 唐志军,谌莹,向国成.  南方经济. 2013(10)
[5]论权力结构的转型:从集权到制约[J]. 陈国权,黄振威.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03)
[6]为什么我国劳动收入占比不断下降——一个基于权力(资源)结构和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J]. 谌莹,唐志军.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1(01)
[7]权力演化与国家竞争:一个基于国家间交易成本的考察[J]. 杜凯,周勤,汪建.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10(03)
[8]垄断行业高收入问题探讨[J]. 岳希明,李实,史泰丽.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3)
[9]产权制度、管理体制与收入分配的内在机理[J]. 张永林,张春杨.  改革. 2010(03)
[10]合作博弈框架下企业内部权力的分配[J]. 卢周来.  经济研究. 2009(12)



本文编号:3437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437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4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