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中欧贸易隐含碳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5 01:59
  自2003年,中国与欧盟宣布将中欧关系从“全面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欧的双边贸易量不断扩大,截至2019年欧盟已连续十五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中国和欧盟在贸易上取得的成就与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密不可分,然而中欧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以及参与度都存在差异,处于价值链上游的产业往往以研发设计服务等高附加值低污染生产为主,价值链下游的产业则以加工生产等低附加值高碳排放的环节为主。中国虽然在中欧贸易中长期处于贸易顺差地位获取了贸易收益,但同时也付出了环境成本,近年来欧盟碳排放量呈下降趋势而中国自2006年来一直是全球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庞大的贸易量下隐藏的碳转移、碳泄漏问题不容忽视。因此,研究中国和欧盟在双边贸易中的碳排放差异,探讨GVC参与度对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对中国降低碳排放以及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20002014的投入产出数据,使用规避了重复统计的总贸易核算法对中欧双边贸易进行基于增加值的分解,随后引入碳排放数据,从全球价值链视角重新审视中欧... 

【文章来源】: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中欧贸易隐含碳影响研究


014年中国向欧盟出口行业贸易分解(百亿美元)

欧盟,碳排放,中欧


第三章总贸易核算下的中欧贸易隐含碳30国家的增加值主要集中在重制造业出口。图3.22014年欧盟对中国出口行业分解(百亿美元)第四节中欧贸易隐含碳测算结果分析一、中欧贸易隐含碳总量分析基于增加值分解的中欧贸易隐含碳测算结果如图3.3所示,根据分解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在中欧贸易隐含碳中,中国的出口隐含碳排放量每年都高于欧盟,且两者之间差距较大。随着时间推移,中国和欧盟之间的这种碳排放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不断扩大,2000年中欧之间的碳排放差距为49.16百万吨,由于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增长,到2014年中欧之间的碳排放差距达到106.62百万吨,排放差距增长达到116%。从碳排放变动趋势看,中国出口隐含碳波动幅度较大,在考察初期呈快速增长状态,2009年达到排放峰值162.12百万吨,随后有所下降但很快开始出现增长,而欧盟出口隐含碳呈平稳增长状态,2011年达到排放峰值41.97百万吨。考察期内的15年间,中国对欧盟的出口隐含碳排放总量为1714.06Mt,而欧盟对中国的出口隐含碳排放总量为425.90Mt,后者排放量不足前者的四分之一,在中欧贸易中,碳排放主要来自中国对欧盟的出口隐含碳。总体来看,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盟都处于碳排放上升的状态。就碳排放增量来

来源,碳排放,欧盟,中欧


第三章总贸易核算下的中欧贸易隐含碳32的碳排放占比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图3.4中国出口隐含碳来源地区结构(%)(二)欧盟出口隐含碳地区来源结构根据图3.5,欧盟出口隐含碳主要来源地区同样是出口国(欧盟)碳排放,与中国出口隐含碳结构不同的是,在欧盟出口隐含碳结构中来自其他国家的碳排放占比相对较高约为35%。从占比变动幅度来分析,欧盟出口隐含碳中来自出口国(欧盟)的碳排放呈下降趋势,而其他国家及进口国(中国)的排放占比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进口国(中国)排放占比增幅较大。2000年欧盟出口隐含碳排放仅有1.9%来自进口国(中国),而到2014年这个占比变成了4.6%。从总体来看,中欧贸易隐含碳排放呈现以下共同特征:第一,出口国碳排放是出口隐含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次是来自其他国家的碳排放,进口国排放占比非常校第二,随着中欧两国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增长,各来源地区碳排放量也在不断增长。第三,各来源地区碳排放占比在考察期内都保持稳定趋势,没有较大的起伏。第四,在中欧贸易隐含碳中,中国无论是作为出口国还是进口国,碳排放量以及占出口隐含碳排放的比例都在上升,而同期的欧盟则呈下降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日制造业贸易隐含碳的影响[J]. 田建国,庄贵阳,陈楠.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2]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与贸易隐含碳[J]. 吕延方,崔兴华,王冬.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02)
[3]融入全球价值链有利于实现贸易隐含碳减排吗?[J]. 陶长琪,徐志琴.  数量经济研究. 2019(01)
[4]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研究——基于全产业链构建[J]. 黄光灿,王珏,马莉莉.  广东社会科学. 2019(01)
[5]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出口贸易碳排放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J]. 刘会政,宗喆,李国正.  广西社会科学. 2018(07)
[6]融入全球价值链能促进本国产业结构升级吗——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的实证研究[J]. 马晓东,何伦志.  国际贸易问题. 2018(07)
[7]中美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比较[J]. 闫云凤.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8(03)
[8]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美贸易隐含碳研究[J]. 潘安.  统计研究. 2018(01)
[9]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光伏产业升级研究[J]. 刘会政,宗喆.  生态经济. 2017(05)
[10]中国与欧、美、日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比较研究[J]. 赖伟娟,钟姿华.  世界经济研究. 2017(01)

博士论文
[1]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研究[D]. 钱志权.华东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495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495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6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