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俱乐部产品的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09 05:50

  本文关键词:俱乐部产品的经济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政府一直是我国公共物品的重要供给者,近年来我国基础公共建设一直不断扩大,对我国人民福利的改善、社会稳定的维持、社会发展的推动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不可否认的是一方面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这一块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却导致政府财政开支负担过重,此时则会出现公共物品供给的政府失灵现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公共物品都是可收费的俱乐部产品,俱乐部产品是介于纯公共物品和纯私人物品之间的准公共物品,只有付出成本的俱乐部成员才能享受俱乐部产品,将俱乐部理论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可以缓解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也可以促进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对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和俱乐部产品的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俱乐部产品的动态化边界,从不同的角度对俱乐部产品进行分类。在俱乐部产品需求方面先分析了促进和阻碍俱乐部物品偏好显示的因素,对完善俱乐部物品的偏好显示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加入惩罚机制,二是对蒂布特模型进行扩展。供给方面,分析了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以求在俱乐部产品供给中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均衡。最后从动态化的视角对俱乐部产品均衡进行分析,需求、技术等因素变化都会引致俱乐部规模的变化。对俱乐部产品相关经济理论的探索存在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方面丰富了准公共产品的研究,在现实生活中,将公共物品转化为俱乐部产品进行供给可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让政府可以分出更多的精力关注国计民生的大事。将私人物品转化为俱乐部产品进行供给则可以实现规模经济,让具有相同偏好、相同目标、共同利益的消费者形成一个自愿的非政府组织,制定成员协议,让个人无法完成的目标在集体中完成。相信在以后的发展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俱乐部经济理论,将俱乐部经济理论更多的应用到实践中去,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社会整体福利。
【关键词】:公共物品 俱乐部物品 需求 供给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0;F06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5
  •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10-11
  • 1.1.1 研究目的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11-13
  • 1.2.1 研究框架11-13
  • 1.2.2 研究方法13
  • 1.3 研究不足和创新点13-15
  • 1.3.1 研究不足13
  • 1.3.2 研究创新点13-15
  • 2 研究综述15-24
  • 2.1 公共产品相关研究15-19
  • 2.1.1 公共产品理论发展及分类相关研究15-16
  • 2.1.2 公共产品偏好显示机制16-18
  • 2.1.3 公共产品最优规模相关研究18-19
  • 2.2 俱乐部产品相关研究19-22
  • 2.2.1 蒂布特的“用脚投票”20-21
  • 2.2.2 布坎南模型21
  • 2.2.3 俱乐部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21-22
  • 2.3 简要评论22-24
  • 3 俱乐部产品的理论基础24-27
  • 3.1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特征分析24
  • 3.2 俱乐部产品的特征分析24
  • 3.3 俱乐部产品边界和分类24-27
  • 4 俱乐部产品需求分析27-33
  • 4.1 搭便车动机和俱乐部产品需求决策规则27-29
  • 4.1.1 需求显示中人们搭便车的动机27-28
  • 4.1.2 帕累托最优状态——一致同意规则28-29
  • 4.1.3 多数人的暴政——多数同意规则29
  • 4.2 俱乐部产品需求显示困难的解决机制29-33
  • 4.2.1 影响俱乐部产品偏好显示的因素30
  • 4.2.2 蒂布特模型的扩展30-31
  • 4.2.3 背叛-惩罚机制31-33
  • 5 俱乐部产品供给分析33-39
  • 5.1 公益性俱乐部产品供给33-34
  • 5.1.1 公益性俱乐部产品私人供给的囚徒困境33-34
  • 5.1.2 走出“囚徒困境”:从有限到无限34
  • 5.2 营利性俱乐部产品供给中搭便车行为分析34-35
  • 5.2.1 供给中的搭便车行为34-35
  • 5.2.2 克服智猪困境:从静态到动态35
  • 5.3 俱乐部产品供给的实现——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均衡35-39
  • 5.3.1 政府供给36-37
  • 5.3.2 私人供给37
  • 5.3.3 多元主体联合供给37-38
  • 5.3.4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均衡38-39
  • 6 俱乐部产品均衡的动态化分析39-41
  • 6.1 消费习惯变化39
  • 6.2 成本—收益衡量变化39-40
  • 6.3 技术变化40-41
  • 7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41-43
  • 7.1 研究结论41
  • 7.2 研究展望41-43
  • 参考文献43-46
  • 后记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伟;西方公共物品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J];财贸经济;2004年04期

2 王国清;非公有资本与基础设施有效供给[J];当代财经;2004年07期

3 李洁;公共品供给困境的博弈分析与对策[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谷雪;迭演博弈、集体行动与公共组织的构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5 高彦彦;周勤;郑江淮;;为什么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J];中国农村观察;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美英;统筹中国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小安;准公共产品供给与定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俱乐部产品的经济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1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51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2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