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失业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8 01:27
马克思失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马克思在生前并没有专门论述失业问题的著作,但是在马克思的《资本论》等许多重要作品中都有论述资本主义社会失业问题的内容。在研究了马克思经典的理论著作中关于失业问题的阐述以后,本文从两方面入手展开了研究,一方面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吸纳了马克思失业理论中先进的、科学的理论和观点,为解决我国当今社会的失业问题提供了解决路径;另一方面也在研究的过程中结合了当今社会我国的现实失业问题,归纳总结出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当代价值。本篇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归纳与系统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马克思失业理论进行了系统科学研究和论述,本篇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马克思失业理论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通过这一部分的论述为后续的研究打下了基础;第二部分:马克思失业理论的背景和渊源,本部分概括了马克思失业理论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这一理论的思想来源,对马克思失业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第三部分则从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内容及研究方法入手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的本质、失业的原因以及马克思对理想社会就业模式的构想等,并系...
【文章来源】: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之处
2.马克思失业理论的背景与渊源
2.1 马克思失业理论的产生背景
2.1.1 时代背景
2.1.2 理论背景
2.2 马克思失业理论的思想渊源
2.2.1 威廉·配第关于失业的理论
2.2.2 亚当·斯密关于失业的理论
2.2.3 大卫·李嘉图关于失业的理论
3.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内容与方法
3.1 马克思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3.1.1 资本主义失业的本质是劳动异化
3.1.2 资本主义失业的原因是资本积累
3.1.3 失业人口的存在形式是社会人口过剩
3.1.4 失业问题加剧资本主义社会矛盾
3.1.5 理想的社会就业模式是劳动力合理配置
3.2 马克思失业理论的研究方法
3.2.1 矛盾分析法
3.2.2 阶级分析法
3.2.3 历史分析法
4.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历史地位
4.1 马克思失业理论是揭示失业本质的科学理论
4.1.1 从资本主义的制度本身来揭示失业本质
4.1.2 从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来分析失业问题
4.2 马克思失业理论是阐明阶级剥削的正确理论
4.2.1 阐明资本积累加剧了无产阶级的贫困
4.2.2 阐明资产阶级攫取广大无产阶级的福利
5.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当代实践路径
5.1 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带动就业
5.1.1 合理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
5.1.2 合理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
5.2 通过健全劳动者保障制度保障就业
5.2.1 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5.2.2 建立健全劳动者保障制度
5.3 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引领就业
5.3.1 改革教育制度进而提升劳动者综合能力
5.3.2 重视企业教育进而提升劳动者专业能力
5.3.3 加强职业教育进而提升劳动者再就业能力
结语
致谢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成果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十九大报告透露的十件民生实事[J]. 秦交锋,李劲峰,乌梦达,宋晓东,刘硕. 就业与保障. 2017(21)
[2]就业是最大的民生[J]. 刘燕斌.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7(11)
[3]马克思与凯恩斯失业理论的同与不同[J]. 纪洋洋,金鑫. 人民论坛. 2017(11)
[4]马克思就业理论进路与我国就业促进机制构建[J]. 李萍,卢云峰. 理论与改革. 2012(02)
[5]凯恩斯的失业理论对破解当前我国失业难题的启示[J]. 黄婧. 经济研究导刊. 2012(02)
[6]从《资本论》探析马克思的失业学说——兼谈对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的启示[J]. 林秋贵.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07)
[7]马克思就业理论与西方就业理论比较研究[J]. 乔榛. 经济学家. 2006(05)
[8]马克思的生平及学说[J]. 包虎,高玉虎.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 1983(01)
硕士论文
[1]我国区域就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研究[D]. 曾文博.南昌大学 2016
[2]马克思失业理论及其对解决中国失业问题的启示[D]. 顾相君.渤海大学 2015
[3]我国就业政策的变迁与发展研究[D]. 于大伟.苏州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53130
【文章来源】: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之处
2.马克思失业理论的背景与渊源
2.1 马克思失业理论的产生背景
2.1.1 时代背景
2.1.2 理论背景
2.2 马克思失业理论的思想渊源
2.2.1 威廉·配第关于失业的理论
2.2.2 亚当·斯密关于失业的理论
2.2.3 大卫·李嘉图关于失业的理论
3.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内容与方法
3.1 马克思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3.1.1 资本主义失业的本质是劳动异化
3.1.2 资本主义失业的原因是资本积累
3.1.3 失业人口的存在形式是社会人口过剩
3.1.4 失业问题加剧资本主义社会矛盾
3.1.5 理想的社会就业模式是劳动力合理配置
3.2 马克思失业理论的研究方法
3.2.1 矛盾分析法
3.2.2 阶级分析法
3.2.3 历史分析法
4.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历史地位
4.1 马克思失业理论是揭示失业本质的科学理论
4.1.1 从资本主义的制度本身来揭示失业本质
4.1.2 从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来分析失业问题
4.2 马克思失业理论是阐明阶级剥削的正确理论
4.2.1 阐明资本积累加剧了无产阶级的贫困
4.2.2 阐明资产阶级攫取广大无产阶级的福利
5.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当代实践路径
5.1 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带动就业
5.1.1 合理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
5.1.2 合理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
5.2 通过健全劳动者保障制度保障就业
5.2.1 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5.2.2 建立健全劳动者保障制度
5.3 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引领就业
5.3.1 改革教育制度进而提升劳动者综合能力
5.3.2 重视企业教育进而提升劳动者专业能力
5.3.3 加强职业教育进而提升劳动者再就业能力
结语
致谢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成果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十九大报告透露的十件民生实事[J]. 秦交锋,李劲峰,乌梦达,宋晓东,刘硕. 就业与保障. 2017(21)
[2]就业是最大的民生[J]. 刘燕斌.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7(11)
[3]马克思与凯恩斯失业理论的同与不同[J]. 纪洋洋,金鑫. 人民论坛. 2017(11)
[4]马克思就业理论进路与我国就业促进机制构建[J]. 李萍,卢云峰. 理论与改革. 2012(02)
[5]凯恩斯的失业理论对破解当前我国失业难题的启示[J]. 黄婧. 经济研究导刊. 2012(02)
[6]从《资本论》探析马克思的失业学说——兼谈对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的启示[J]. 林秋贵.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07)
[7]马克思就业理论与西方就业理论比较研究[J]. 乔榛. 经济学家. 2006(05)
[8]马克思的生平及学说[J]. 包虎,高玉虎.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 1983(01)
硕士论文
[1]我国区域就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研究[D]. 曾文博.南昌大学 2016
[2]马克思失业理论及其对解决中国失业问题的启示[D]. 顾相君.渤海大学 2015
[3]我国就业政策的变迁与发展研究[D]. 于大伟.苏州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53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553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