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条件下资本主义劳资关系演化与启示
发布时间:2022-01-22 10:56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引发新一轮工具机革命。人工智能机器与传统机器的根本差别或将引起技术经济范式的根本转变。在新的技术经济范式下,新生就业岗位逆向而生,机器对劳动的替代性成倍加强,由此将导致资本由剥削剩余价值向剥夺工人劳动及生存权利的转化,相对过剩人口由流动过剩向停滞过剩转化,且出现相对贫困向绝对贫困转化的可能。这些变化不仅对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现行任何有资本参与的经济体都将面临重大考验。据此,论文从社会体制、技术创新、教育改革、劳动权界定、转移支付等方面入手,提出理顺新技术条件下生产关系的落脚点。
【文章来源】:当代经济研究. 2018,(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对技术经济范式引入劳资关系分析的说明
二、 人工智能技术经济范式的基本表现及本质
(一) 人工智能技术经济范式的一般表现
(二)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经济本质与一般逻辑
三、人工智能技术经济范式下劳资关系的演化趋势
(一) 劳动力人口从流动过剩到停滞过剩的转化
(二) 相对贫困向绝对贫困转化的趋势
(三) 资本由剥削剩余价值向剥夺“劳动生存权利”②的转化
四、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当代启示
(一) 人工智能等技术革新需要先进的社会体制做保障
(二) 科技强国是历史发展的现行紧迫要求
(三) 教育方式革新是承接先进技术生产力的长效手段
(四) 人的劳动权需要重新界定和强调
(五) 转移支付和社会分工将是体制革新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I正在危及人类的就业机会吗?——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视角[J]. 赵磊,赵晓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7(06)
[2]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智能化[J]. 贾根良. 中国社会科学. 2016(06)
[3]工业革命中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历史考察与展望——基于康德拉季耶夫长波的分析[J]. 黄阳华.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03)
[4]马克思经济危机根源解[J]. 郭兴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5]用唯物史观科学把握生产力的历史作用[J]. 马昀,卫兴华. 中国社会科学. 2013(11)
[6]“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技术经济范式转变的视角[J]. 黄群慧,贺俊.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1)
[7]劳动关系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兼谈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演变[J]. 刘凤义.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2(09)
[8]马克思论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J]. 陈筠泉. 哲学研究. 1998(04)
本文编号:3602070
【文章来源】:当代经济研究. 2018,(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对技术经济范式引入劳资关系分析的说明
二、 人工智能技术经济范式的基本表现及本质
(一) 人工智能技术经济范式的一般表现
(二)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经济本质与一般逻辑
三、人工智能技术经济范式下劳资关系的演化趋势
(一) 劳动力人口从流动过剩到停滞过剩的转化
(二) 相对贫困向绝对贫困转化的趋势
(三) 资本由剥削剩余价值向剥夺“劳动生存权利”②的转化
四、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当代启示
(一) 人工智能等技术革新需要先进的社会体制做保障
(二) 科技强国是历史发展的现行紧迫要求
(三) 教育方式革新是承接先进技术生产力的长效手段
(四) 人的劳动权需要重新界定和强调
(五) 转移支付和社会分工将是体制革新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I正在危及人类的就业机会吗?——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视角[J]. 赵磊,赵晓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7(06)
[2]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智能化[J]. 贾根良. 中国社会科学. 2016(06)
[3]工业革命中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历史考察与展望——基于康德拉季耶夫长波的分析[J]. 黄阳华.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03)
[4]马克思经济危机根源解[J]. 郭兴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5]用唯物史观科学把握生产力的历史作用[J]. 马昀,卫兴华. 中国社会科学. 2013(11)
[6]“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技术经济范式转变的视角[J]. 黄群慧,贺俊.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1)
[7]劳动关系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兼谈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演变[J]. 刘凤义.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2(09)
[8]马克思论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J]. 陈筠泉. 哲学研究. 1998(04)
本文编号:3602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602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