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从“社会矿

发布时间:2022-02-15 08:07
  "中心—散点"结构是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典型生产结构,它通常由一个技术型、研发型的核心企业和大量零散分布的边缘经济体共同组成。"中心—散点"结构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核心企业与边缘企业共同组成的外包模式,另一种则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平台—个人"模式。"中心—散点"结构的存在依赖于数字技术打造的"社会矿场",劳工可以利用数字工具在社会范围内获取海量资源。"中心—散点"结构的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工厂",劳工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将整个社会变为产品的制作和加工场所。由于"社会矿场"和"社会工厂"的存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都得到了提高,但剥削性的生产关系并没有发生变化。在数字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下,"中心—散点"结构中的剥削程度出现了进一步的深化,一种基于"中心—散点"结构的跨国数字资本主义积累体系也开始出现。 

【文章来源】:经济学家.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心—散点”结构的两种形态
    (一)核心与边缘企业的外包模式
    (二)“平台—个人”模式
二、“社会矿场”——“中心—散点”结构的存在基础
    (一)传统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海量信息成为生产资料
三、“社会工厂”——“中心—散点”结构的生产方式
    (一)平台成为新的生产组织中心
    (二)大量零工工人与非雇佣劳工的出现
    (三)模块化生产
    (四)网络化和自动化管理
四、“中心—散点”结构中的剥削与积累
    (一)绝对剩余价值剥削
    (二)相对剩余价值剥削
    (三)跨国数字资本主义积累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经济时代技术变革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J]. 王梦菲,张昕蔚.  经济学家. 2020(01)
[2]平台经济全球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谢富胜,吴越,王生升.  中国社会科学. 2019(12)
[3]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劳动与数据资本化——以马克思的资本逻辑为线索[J]. 刘璐璐.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4]零工经济是一种劳资双赢的新型用工关系吗[J]. 谢富胜,吴越.  经济学家. 2019(06)
[5]信息产品与平台经济中的非雇佣剥削[J]. 刘皓琰.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9(03)
[6]劳资关系新形态:弹性劳资关系网络的形成与变迁[J]. 赵秀丽,杨志.  经济学家. 2018(11)
[7]教育会影响剥削率吗?——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乔晓楠,王璟雯,王桐.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04)
[8]网络生产力下经济模式的劳动关系变化探析[J]. 刘皓琰,李明.  经济学家. 2017(12)
[9]“互联网+”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引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大危机和生产关系大变革[J]. 李慎明.  中国人大. 2017(07)
[10]“苹果—富士康”模式中的劳资关系问题[J]. 刘凤义,王媛媛.  当代经济研究. 2015(02)



本文编号:3626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626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c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