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马克思关于私有制批判思想的逻辑发展

发布时间:2023-04-05 14:02
  研究马克思关于私有制批判思想的逻辑进路和发展进程,对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从1843年开始到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的25年里,马克思从最初关于私有财产关系的法权意义批判,走向了经济意义的批判;唯物史观创立后,马克思又从对私有财产关系的批判进入了私有制批判的领域;把唯物史观运用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分析,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科学论断;在取得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科学进展中,以对私有制批判为基础,马克思建立起了未来社会所有制的基本构想。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马克思最初关于私有财产关系的分析
    第一,从异化劳动角度分析了私有财产关系。
    第二,从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上考察了私有财产关系。
    第三,从人的劳动方面界定了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
二、唯物史观创立中关于私有制的批判
    第一,所有制是分工的产物。
    第二,不同的所有制形式是与分工的发展相适应的。
    第三,所有制与等级、阶级的关系。在人类历史上,私有制的产生则意味着剥削的产生,从而形成了等级、阶级。
    第四,私有制的发展必然走向它的对立面。
三、《共产党宣言》与“消灭私有制”
    第一,马克思深入到社会的本质层面,已经认识到私有制批判的根本在于变革私有制。
    第二,马克思深入剖析了资产阶级社会矛盾、社会弊端,在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革命作用的同时,分析了资产阶级所有制所带来的矛盾和弊端。
    第三,马克思深刻分析了资产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对立、社会冲突,明确认识到资产阶级在其发展中孕育了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它的存在同时开始的。
    第四,马克思深刻揭示了“两个必然”的客观规律,已经认识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无产者只有废除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37)
四、《资本论》中的“重建个人所有制”



本文编号:37835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7835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b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