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及碳排放权交易的微网优化运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0 08:22
本文关键词:计及碳排放权交易的微网优化运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微网技术为分布式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可有效解决电力系统与分布式电源之间的矛盾,运行更安全、可靠、经济、低碳、环保。随着微网技术不断发展的新需求,微网的并网、孤岛优化运行及碳排放权交易影响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文在计及碳排放交易条件下对微网的优化运行进行系统分析,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本文详细阐述了微网的结构、特性以及微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微网和碳排放权交易进行理论分析,深入探讨了微网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关系,从而有效论证了我国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有利于改善微网运行的经济性。然后从微网的并网运行、孤岛运行两种运行方式、微网中微电源的数学模型和微网的成本效益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微网优化运行的相关问题,为微网的建设、规模化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针对碳排放权交易对集成多种分布式电源的微网运行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构建了微网并网运行、孤岛运行两种运行方式下的微网优化模型,本模型以微网总经济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包括运行成本、燃料成本、环境成本、碳排放权交易收益、折旧成本和启停成本,并网运行时还计及销购电费用,并充分考虑功率平衡约束、功率容量约束、爬坡约束等约束条件,并网运行还包括计及微网系统与大电网允许的最大交互功率约束。对基本人工鱼群算法的改进,采用复合自适应全局人工鱼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解决了基本人工鱼群算法处理后期不易集中,难以精确逼近最优值的问题,提高算法的搜索速度和准确度。通过实例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并得出结论:碳排放权交易在微网两种运行方式下均能显著降低微网运行的总经济成本。同时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对三种不同运行策略下微网并网运行的影响,得出三种运行策略下碳排放交易均能显著提高微网的整体经济性。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 微网 优化运行 复合自适应全局人工鱼群算法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732;X19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2.1 碳排放权交易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2.2 微网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13-14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14-16
- 第2章 微网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理论研究16-24
- 2.1 微网的基本理论16-20
- 2.1.1 微网的含义16
- 2.1.2 微网的结构16-18
- 2.1.3 中国微网的建设现状及发展意义18-20
- 2.2 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理论20-21
- 2.2.1 碳排放权交易的含义20
- 2.2.2 碳排放权交易的分配模式20
- 2.2.3 碳排放权交易的计算方式20-21
- 2.3 碳排放权交易对微网运行出力的影响21-22
- 2.4 本章小结22-24
- 第3章 微网优化运行的相关问题研究24-32
- 3.1 微网优化运行方式24-27
- 3.1.1 微网并网运行的界定24
- 3.1.2 微网孤岛运行的界定24-25
- 3.1.3 微网的运行与控制方式25-27
- 3.2 微电源与储能装置的数学模型27-28
- 3.2.1 风力发电、光伏发电27
- 3.2.2 微型燃气轮机27-28
- 3.2.3 燃料电池28
- 3.2.4 储能装置28
- 3.3 微网优化运行成本效益分析28-31
- 3.3.1 微网的成本分析28-29
- 3.3.2 微网的效益分析29-31
- 3.4 本章小结31-32
- 第4章 构建计及碳排放权交易的微网优化运行模型32-41
- 4.1 计及碳排放权交易的微网并网优化运行模型32-34
- 4.1.1 构建目标函数32-34
- 4.1.2 构建约束条件34
- 4.2 计及碳排放权交易的微网孤岛优化运行模型34-36
- 4.2.1 构建目标函数34-35
- 4.2.2 构建约束条件35-36
- 4.3 人工鱼群算法及其改进方法36-40
- 4.3.1 人工鱼群算法36-37
- 4.3.2 复合自适应人工鱼群算法37-38
- 4.3.3 全局人工鱼群算法38
- 4.3.4 复合自适应全局人工鱼群算法38-40
- 4.4 本章小结40-41
- 第5章 计及碳排放权交易对微网优化运行影响的算例分析41-52
- 5.1 算例基础数据分析41-43
- 5.2 算法对比分析43-44
- 5.2.1 并网运行算法对比分析43-44
- 5.2.2 孤岛运行算法对比分析44
- 5.3 电能调度方案分析44-46
- 5.3.1 并网运行分析44-45
- 5.3.2 孤岛运行分析45-46
- 5.4 碳交易影响分析46-49
- 5.4.1 并网运行分析46-48
- 5.4.2 孤岛运行分析48-49
- 5.5 不同运行策略下微网并网运行电能调度方案及经济性分析49-51
- 5.5.1 不计碳交易的对比分析结果49
- 5.5.2 计及碳交易的对比分析结果49-50
- 5.5.3 碳排放权交易对微网出力比例的影响效果50-51
- 5.6 本章小结51-52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2-54
- 参考文献54-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57-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其慧;;微网梳理机检测器[J];国外纺织技术(纺织分册);1986年12期
2 刘晨;董增勋;;精密微型控制网在核电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1年09期
3 吴振奎;罗家涛;魏毅立;宋文隽;;光伏-储能微网的协调控制策略[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4 刘军刚;陆玮e
本文编号:381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81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