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马克思关于资本与生态相互关系的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0 20:16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关于资本与生态相互关系的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生态危机是当代现代性危机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当代不可超越的哲学思想,应该接受绿色或生态的评判和审视,生态思维或生态视角成为这一理论价值的现实考验。马克思说:“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生态问题尽管还未作为重要的问题凸显出来,但马克思已经在实现人的解放这一重大的时代脉搏中深切地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解决时代问题的基本前提,因此说,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有其存在的理论语境和逻辑理路的。马克思正是在继承和批判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哲学思想中的理论视野以及人的本质性、人的生存境遇和人与自由的关系中所实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中关注生态问题的。在马克思看来,我们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不仅仅是因为一些人残酷地剥削另一些人,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它也是一个促使一些人无止境地剥削自然,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对抗的制度。资本逻辑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论证,深刻揭示了生态矛盾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他重新阐释了资本作为社会关系的本质,论证了资本与生产、交换、分配以及消费的内在关系,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与一般生产的区别,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是一个无限扩大、不断追求最大利润的生产,生产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有限性之间形成总体性的矛盾,重点从资本的剥削本性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生态批判。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立足于资本与生态的关系挖掘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论证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必然性,将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他们把生态危机的根源归结为资本,将生态危机的矛头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揭示了资本的反生态性,指出解决生态危机的唯一途径是变资本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实行社会革命和生态革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奥康纳指出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发展的自我扩张系统,而自然界是无法进行自我扩张的,他用资本的扩张逻辑论证了生态危机的不可避免。他认为马克思仅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危机理论,生态危机也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内在根据,从而构成了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理论。福斯特认为在一定的意义上说马克思建立了一门“利润的逻辑学”,这门“利润的逻辑学”不仅说明了资本对利润的追逐与经济危机内在的逻辑联系,也论证了资本对利润的追逐必然合乎逻辑地导致生态危机,他还论证了马克思提出的“新陈代谢断裂”理论,以此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生态问题的不可回复。高兹分析了资本的利润动机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不可避免,认为资本主义企业内部资本家追逐利润动机的生产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提出“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对立。他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就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通过揭示经济理性的实质危害让人们领悟资本主义走向没落的必然性,提出实施生态理性必须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佩珀进一步揭示了生态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是以“抽象劳动”理论为政治经济学核心的,在他看来,要认识马克思的抽象劳动理论的生态意蕴,关键在于正确地理解马克思把劳动视为价值来源的思想,但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存在,需要不断扩大市场的资本主义必然引起过度生产”,而“过度生产”一方面破坏了其自身的市场,另一方面则直接损害了生态环境。他还指出资本主义农业的不合理在于其追求利润而表现出来的“成本的外在化”,因此他认为绿色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这只能是一种梦幻。 生态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资本的反生态性,论证了资本与生态之间的必然矛盾,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但他们忽略了马克思对资本的肯定及对资本伟大文明面的揭示,按照马克思的理论,社会主义制度是为了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才能实现,因此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资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资本与自然的内在平衡。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如何走出资本的生态悖论?消除生态危机?需要我们用社会主义制度驾驭资本,在人类文明史的层面上反思和挖掘生态危机的根源,在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物质世界机械论形成的独断理性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以及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也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因而走出资本的生态悖论需要我们完全摒弃独断理性主义的完全可知论,因为独断理性主义形塑了现代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主客二分的传统思维范式,将自然界看作是人类征服的对象。因此,要解决生态危机,调和生态与资本之间的矛盾就要吸收整体主义环境哲学的思想,超越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经济主义,提倡一种简朴的、越少越好、追求德性、内心宁静和极高精神境界的生活方式,才能使人类改变现有的危险状况,走向新的文明。人是一种超越于动物的无限存在,人追求的无限是观念、思想、精神境界的无限,而不是物质财富的无限。现代人把无限性的追求指向了物质世界,试图在对自然进行盘剥和榨取,在对外物的疯狂追求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却带来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因此必须改变资本逻辑统治的生活方式,塑造现代人简约、充实的生存方式。我们要积极利用资本的正面效应,超越资本的主体性,超越资本的文明,在利用资本、限制资本的同时实现资本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关键词】:资本与生态 马克思 生态马克思主义 整体主义环境哲学 生态悖论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2;F091.91;F0-0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3
  • 导言 为什么要进行资本与生态相互关系的理论研究?13-29
  • 一、研究马克思资本与生态相互关系理论的意义13-16
  • (一)问题的提出13-14
  • (二)研究意义14-16
  • 二、资本与生态相互关系理论研究的基本现状16-26
  • 三、研究资本与生态相互关系理论的思路与方法26-29
  • (一)研究的思路26-27
  • (二)研究的方法27-29
  • 第1章 马克思与生态问题29-55
  • 1.1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语境34-38
  • 1.1.1 从“绝对的理念”到“现实的自然”34-36
  • 1.1.2 从“孤立的自然”到“辩证的自然”36-37
  • 1.1.3 从“感性的自然”到“历史的自然”37-38
  • 1.2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逻辑理路38-48
  • 1.2.1 自然的关注贯穿思想始终38-44
  • 1.2.2 人自身的研究是生态思想的必然逻辑44-48
  • 1.3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隐性根据48-55
  • 1.3.1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48-50
  • 1.3.2 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50-53
  • 1.3.3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必然引发生态矛盾53-55
  • 第2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逻辑的批判55-75
  • 2.1 奥康纳论资本扩张逻辑与生态之间的关系55-59
  • 2.1.1 资本扩张与自然界之间的总体性矛盾55-57
  • 2.1.2 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57-59
  • 2.2 福斯特论资本追求短期利润与生态有限性之间的矛盾59-64
  • 2.2.1 “新陈代谢断裂”理论揭示了资本与生态之间的矛盾59-61
  • 2.2.2 意识形态是造成生态危机的内在根源61-64
  • 2.3 高兹论资本的利润动机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之间的联系64-68
  • 2.3.1 企业追逐利润的动机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64-66
  • 2.3.2 生态理性与经济理性的对立66-68
  • 2.4 佩珀强调生态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68-70
  • 2.4.1 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了生态危机的必然性68-69
  • 2.4.2 为什么资本主义的“成本外在化”造成环境破坏69-70
  • 2.5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述评70-75
  • 第3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生态批判75-101
  • 3.1 亚当?斯密、马克思理解资本主义75-81
  • 3.1.1 亚当?斯密的自由经济学说75-77
  • 3.1.2 亚当?斯密与马克思对待资本主义的路径不同77-79
  • 3.1.3 马克思对亚当?斯密的超越79-81
  • 3.2 商品的二因素与生态批判81-83
  • 3.3 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生态批判83-92
  • 3.3.1 资本的产生及资本的反生态性83-86
  • 3.3.2 生态危机缘于资本主义制度86-88
  • 3.3.3 资本逻辑与自然逻辑88-91
  • 3.3.4 阶级斗争与生态批判91-92
  • 3.4 资本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92-97
  • 3.5 资本主义生产不同于一般生产97-101
  • 第4章 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与生态101-129
  • 4.1 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发展101-103
  • 4.2 社会主义制度是资本与生态的和谐发展103-105
  • 4.3 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需要发展资本105-109
  • 4.3.1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要求发展资本106-107
  • 4.3.2 对资本效用原则的超越是发展资本的必然结果107-108
  • 4.3.3 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多样性是发展资本的必然逻辑108-109
  • 4.4 走出资本的生态悖论109-129
  • 4.4.1 摒弃独断理性主义完全可知论的思维转向110-112
  • 4.4.2 整体主义环境哲学为资本逻辑提供指向112-121
  • 4.4.3 现代人的生存方式——超越物质主义121-129
  • 结语129-133
  • 参考文献133-141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1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雨辰;;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价值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陈学明;;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如何走出两难境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杜秀娟;;论福斯特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辩护[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卢风;简朴与奢华[J];道德与文明;2001年04期

5 陈学明;;“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叶海涛;韩沛伦;;“和谐社会”构建的“人与自然关系”视角解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7 铁锴;;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评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8 刘勇;;资本的辩证与生态文明的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陈学明;;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能摆脱生态危机吗?——评福斯特对马克思生态世界观当代意义的揭示[J];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10 赵汇;尉峰;;资本本性与生态危机根源[J];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12期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关于资本与生态相互关系的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2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82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5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