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7-05-21 17:28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劳动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孜孜不断追求、奋斗的目标。本文试对马克思的劳动解放理论进行分析,探讨其思想内涵以及对我国社会的现实意义。 第一部分的引言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以及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劳动解放理论的形成,重点介绍了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在这一部分中,对命题中“劳动”、“劳动解放”的含义进行了分析和界定。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劳动解放的内涵和劳动解放理论形成过程。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劳动解放理论的内容。在这部分中,首先明确界定劳动解放的两个层次:自然层面的劳动解放和社会层面的劳动解放。其次,阐述了劳动解放与人的解放的关系,进一步说明劳动解放的意义和重要性。最后,提出实现劳动解放的两个途径:(1)自然层面的解放,即不断发展劳动能力;(2)社会层面的解放,即生产关系的发展,又包括两个方面:消除私有制的存在,消灭剥削现象;实现社会分工由自发分工向自觉分工的转变。 第四部分分析了当前我国劳动领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当前的发展中,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面对着两个问题:(1)科技发展与机器排挤劳动。(2)资本所得挤占劳动所得。而我国劳动者亦面临以下几个困境:(1)劳动市场中供大于求,劳动者总体素质偏低;(2)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3)就业歧视现象大量存在。 第五部分结合马克思的劳动解放理论,对解决我国劳动领域内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我们在劳动领域中应当尊重劳动、保障劳动、并切实扩大就业,维护劳动者的体面和尊严,让更多的劳动者享受劳动的权利。
【关键词】:异化劳动 劳动解放 尊重劳动 劳动保障 扩大就业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A811;F091.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14
  • 1.1 选题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0
  • 1.3 研究创新点10-11
  • 1.4 文章结构安排11
  •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11-14
  • 1.5.1 国外文献综述11-12
  • 1.5.2 国内文献综述12-14
  • 2. 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形成14-20
  • 2.1 异化劳动理论14-18
  • 2.2 劳动解放理论的形成18-20
  • 3. 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主要内容20-34
  • 3.1 自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劳动解放20-21
  • 3.2 劳动解放与人的解放的关系21-23
  • 3.3 劳动解放的途径23-34
  • 3.3.1 劳动自然层面的解放——劳动能力的发展23-27
  • 3.3.2 劳动社会层面的解放——生产关系的发展27-34
  • 4. 当前我国劳动领域存在的问题34-41
  • 4.1 机器排挤劳动34-35
  • 4.2 资本所得挤占劳动所得35-36
  • 4.3 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36-37
  • 4.4 社会保险和保障制度尚不完善37-38
  • 4.5 就业中歧视现象的大量存在38-40
  • 4.6 关于劳动就业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40-41
  • 5. 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41-49
  • 5.1 尊重公民的劳动权利41-44
  • 5.2 尊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44-46
  • 5.3 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46-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2
  • 致谢52-53
  • 个人简介以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梦秋;自由与真善美[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2年05期

2 胡鞍钢;中国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1997年03期

3 余静;马克思的新型劳动观及其现代意义[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4 华迎放;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选择[J];中国劳动;2005年05期

5 邹萍;关于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孙浩;马克思关于必然劳动与自由劳动的理论[J];理论学刊;1986年03期

7 王双桥;论人的需要的上升规律[J];求索;2004年06期

8 谭扬芳,付德军;论人的需要和人的劳动的完美统一——兼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现状况[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2年04期

9 徐梦秋;自由的结构性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10 彭多意,唐东生;保障进城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11期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4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84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3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