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技术异化批判
发布时间:2017-05-25 05:04
本文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技术异化批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后起之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产物,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活跃的生长点之一。从技术异化的理论出发阐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历史、当下以及未来的实践意义。第一部分是对技术异化理论形成的探究,通过对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时代技术理论的认识,从人与自然的历史视角下审视技术认识论的演进以及技术异化理论的形成,从古希腊以人为主体的朴素技术论到近代相对立的技术万能论和技术荒芜论,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探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理论渊源。第二部分是技术异化理论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历史批判中的体现,以技术异化为出发点,向消费异化、劳动异化和自然异化延伸,从绑架消费者的消费社会、大生产下的劳动者生存状况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对自然造成的重创三个方面,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资本主义历史批判进行多维度的解释。第三部分是基于技术异化批判的未来社会建构逻辑,从技术异化与技术发展的角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态途径的否定、对生态社会主义变革力量的认识以及对生态社会主义变革形式的探讨三个过程,探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建构逻辑。从历史回归当代,从批判到建构,着眼于环境史和技术史的视角,全面论证技术异化理论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历史批判和建构逻辑中的核心作用。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技术异化 生态社会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091.91;X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一) 选题依据和意义8-9
- (二) 研究现状9-10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创新点10-12
- 一、技术异化理论的形成12-20
- (一) 技术万能论:在机械论自然观与近代科学意识形态下形成12-14
- (二) 技术导致荒芜:生态中心主义的技术悲观论14
- (三) 马克思自然观与经济观结合:技术异化理论的形成14-20
- 二、技术异化理论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历史批判中的体现20-31
- (一)从技术异化到消费异化:商品的“自然退化”和“道德退化”20-24
- (二)从技术异化到劳动异化:工人阶级的消亡24-27
- (三) 从技术异化到自然异化:新陈代谢断裂27-31
- 三、基于技术异化批判的未来社会建构逻辑31-40
- (一) 杰文斯悖论:对资本主义克服技术异化的否定31-33
- (二) 呼唤资本主义新的掘墓人:技术异化催生“非工人非阶级”33-37
- (三) 生态社会主义:大工业时代的终结与“后现代技术”的世界37-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4
- 后记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郇庆治;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研究述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04期
2 梅雪芹;马克思主义环境史学论纲[J];史学月刊;2004年03期
3 刘仁胜;约翰·福斯特对马克思生态学的阐释[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J];学术论坛;2005年10期
5 韩立新;马克思的物质代谢概念与环境保护思想[J];哲学研究;2002年02期
本文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技术异化批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27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92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