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的不足及其产生的误导——行为经济学的悖论与“托宾诅咒”
发布时间:2024-03-21 04:34
本文揭示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的不足。其方法上的不足与其理论和思想上的不足是联系在一起的。其理论基础建立在人们的错误认知(非理性行为)之上,而这些错误认知也是其推翻经济学的理由,但是,错误认知是推翻不了经济学理论的,通过科学知识和经济学教育,或者经其本人理性回归,这些错误认知是可以消除的,而一旦这些错误认知或非理性行为不存在了,其学说根基和理论体系就站不住脚了。其研究方法有两种:行为实验和调查法(问卷调查),前者过于心理直观随意,没有考虑到人在实际行动中将更加理性和谨慎,后者不严谨、不规范,因此建立在这些研究方法上的行为经济学实质上非科学。本文还揭示行为经济学的悖论。这一悖论的存在决定着行为经济学只能做一些初步的调查研究,而不能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跟踪研究,不敢接受实践的检验,一旦进入到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检验,其假设、理论基础将不能成立,因而陷入自我否定的困境。因此,行为经济学家只是提出一些非理性现象,并对其默认,甚至支持和强化,而不是像真正的心理专家、心理医生那样旨在治愈人们的心理疾病和非理性行为,于是,误导越来越深,出现"托宾诅咒"的"罪孽深重"问题。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行为经济学理论基础的错误
三、行为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缺陷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不专业
(二)不需做的调查、似是而非的问题
(三)虚无的假设、难以回答的提问
(四)调查的样本欠规范、学风不严谨
四、货币幻觉及其“罪孽深重”
(一)货币幻觉与“托宾诅咒”
1. 研究方法不严谨
2. 缺少进一步的跟踪调查
3. 专注于问卷调查和实验室实验,缺乏现实中的考察
(二)货币幻觉引申的误导及行为经济学的悖论
五、行为经济学的公平观、幸福感的误导
六、分数幻觉的误导
本文编号:3933834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行为经济学理论基础的错误
三、行为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缺陷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不专业
(二)不需做的调查、似是而非的问题
(三)虚无的假设、难以回答的提问
(四)调查的样本欠规范、学风不严谨
四、货币幻觉及其“罪孽深重”
(一)货币幻觉与“托宾诅咒”
1. 研究方法不严谨
2. 缺少进一步的跟踪调查
3. 专注于问卷调查和实验室实验,缺乏现实中的考察
(二)货币幻觉引申的误导及行为经济学的悖论
五、行为经济学的公平观、幸福感的误导
六、分数幻觉的误导
本文编号:39338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933834.html